內容提供/水土保持署 文/ 陳振宇
相信大家對於「土石流」這個名詞必不陌生,甚至在臺灣,「土石流」幾乎已變成所有坡地災害的代名詞。每次颱風豪雨期間,只要有任何崩塌、地滑或是土砂流出的現象,不論是媒體或民眾,常常都把這些現象通稱為「土石流」。
土石流的英文原文為「Debris flow」,依據教育部在1983年頒布的《地質名詞》中指出,Debris flow一詞的譯文應該稱作「岩屑流」,而在1989年由何春蓀先生撰著、國立編譯館出版的《普通地質學》大專教科書上,亦將Debris flow譯為「岩屑流」。
那為何Debris flow現在會譯成「土石流」? 其實與1990年6月重創花蓮的歐菲莉颱風有關。
1990年6月23日歐菲莉颱風挾帶豪雨,於秀林鄉銅門村(圖1~4)、榕樹村(圖5)、法華山一帶(圖6~9),引發大規模土石流。其中銅門村的土石流造成29人死亡,6人失蹤,68人無家可歸,房屋全倒24間,半倒11間,震驚臺灣社會。當時農委會邀請的日本專家將此事件定調為「土石流災害」,之後,這源自於日文漢字詞彙的「土石流」一詞,即變成為官方使用的正式名稱。
至於「土石流」一詞在臺灣真正廣為人知、甚至聞之色變的,那又是6年後的另一段故事了;此外,關於銅門村還有另一段故事。
歐菲莉颱風災後一年,1991年5月,53戶銅門村災民遷至5公里外的博愛新村,為臺灣第一件災後遷村的案例。但迫於生計,幾年後有些居民又回到原地居住。可見遷村要考慮的問題,不僅是遮風避雨的房子,更有生計、文化、社會等複雜的層面需要考量。
如您想知道每一張照片的明確地點及相關故事,請連上歷史影像平台,更歡迎的大家分享手邊的歷史災害照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