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83 頁
噴藥專業化,防護衣穿了再上
農委會去年喊出「農藥十年減半」政策,推廣農藥代噴制度,協助農民專業施藥,目前全臺登記合格代噴業者有300多位。藥物毒物試驗所特別篩選出適合臺灣的防毒透氣防護衣,贈送每位業者10件,希望兼顧食安與噴藥者健康。
臺灣黑山羊揚眉吐氣,脂肪低於進口羊肉
冷氣團來襲,溫度驟降,熱騰騰的羊肉爐是冬令進補的選擇之一,不過,即使是老饕也可能不知道,全臺大約有90%羊肉都仰賴國外進口,大多以綿羊肉為主,而本土生產的山羊絕大多數是3、40年前引進努比亞種及波爾種,經選育及配種成為臺灣山羊肉的主力品種。
專訪興大陳志峰:開發本土雞舍管理教材,食安才能事半功倍
去年 8月,彰化雞蛋遭驗出殘留殺蟲劑芬普尼,農委會和食品藥物管理署擴大檢驗全臺蛋雞場後,最終竟有 44場雞蛋驗出芬普尼;今年 1月初食藥署預告雞蛋芬普尼殘留標準 10ppb,最快 4月上路,希望給予雞農合法除寄生蟲用藥。
石虎「小草」之死,貓羅溪扮演什麼角色?
去年 8月 20日,第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石虎個體「小草」在國道 3號發生事故,經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救治 3個多月,恢復良好後野放。
【綠主張】希望年年都有魚——永續海鮮年菜
年關將屆,又到了預購年貨、準備年菜的忙碌年節。傳承中國新年「年年有魚」的習俗,魚蝦貝類等海鮮絕對是年夜飯不可或缺的應景料理。
【綠主張】到生產者家過年:蘿蔔糕、年糕、芋粿年節米食大集合
農曆年前,我們走訪花蓮富里銀川永續農場,邀請生產者賴兆炫的媽媽江富士與太太梁美智,親自示範年節必備的年糕料理, […]
「摸蛤蜊兼洗褲」,正港的里海精神
挽救漁業資源日益枯竭,不外乎是限漁、海洋保護區和海鮮指南三種途逕。但近十幾年來日本也在努力推動「里海」的倡議。
【飽讀好書】專訪柯金源: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環境備忘錄
2018年年初,人稱柯師傅的柯金源導演,出版了《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這本厚達 500頁、重達 1.5公斤的「巨著」,從海寫到山,從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寫到公害的人禍
【綠主張】家事不嘻哈,打掃撇步要你驚訝!
無論喜不喜歡,「做家事」絕對是每個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尤其主婦們幾乎都能朗朗上口一套「家事經」,但是這些日常生活中忙忙碌碌、耗盡體力的家事「經驗」
【舞春的食農科普】純情房東「蜂」房客,可能找到錯房客?
「獨居蜂」這三個字,在啟動 COME BACK to ME獨居蜂旅館這個神祕的計劃以前,幾乎無法用搜尋引擎找到任何的中文文獻。現在,隨便按一下獨居蜂就會跳出非常多的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