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讀好書】專訪柯金源: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環境備忘錄

文/ 林書帆 攝影/ 黃世澤

2018年年初,人稱柯師傅的柯金源導演,出版了《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這本厚達 500頁、重達 1.5公斤的「巨著」,從海寫到山,從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寫到公害的人禍,濃縮了他三十年來投入環境紀錄工作的足跡。談起這本書,柯金源仍是一貫的謙虛:「不能說它是里程碑,這只是其中一個小片段而已。」

(影片來源/柯金源)

以三十年心血寫成的「引言」

柯金源最為人所知的身分雖是紀錄片導演,但他數十年來所累積的文字產量也頗為可觀,光是早期為《財訊》雜誌撰寫的專欄就有三十萬字,加上採訪企劃與採訪筆記,累積起來已有上百萬字左右,但影像仍是柯金源主要運用的媒介,令人不禁好奇,這次出版紙本書的因緣為何?

「其實這本書已經醞釀了5、6年,」柯金源說道。2011年剛好是民國100年,當時在一片慶賀式回顧的風潮下,秉持著烏鴉精神的他,開始思考要出一本臺灣百「警」,紀錄臺灣100個面臨環境危機的地點。「也因為2018年剛好是『我們的島』節目開播20週年,所以想要藉此機會把過往累積的資料做一個整理。」

他將這本書定位為臺灣三十年來環境變遷的「引言」,幾十年的心血要轉化成一本書,內容上難免要有所取捨。柯金源先從歷年拍攝的4萬張照片中挑出1千7百多張,再由編輯篩選出730幾張。「就議題來說我覺得算是很全面了,但案例部分有很多沒有放進來,像是中石化安順廠的汙染,另外就是公民努力修復環境的部分幾乎沒有放,因為我想這種(比較光明面的)類型很多媒體都會報導。」

醞釀許久,柯金源在2018年、同時也是「我們的島」節目開播20週年時出版《我們的島》。

滄海桑田中的反思座標

對柯金源而言,出版這本書的目的並不在個人的著書立說,而是盡可能運用各種不同的媒介,讓手中的紀錄資料效益極大化、讓最多人可以接觸到的一種嘗試。「因為紀錄片、電視節目有時間限制,頂多只有兩個小時,也只能講某一個地點的事,如果想要全面地了解臺灣的環境現況,就要看非常多紀錄片才有辦法。」對柯金源來說,《我們的島》就像是紙本的紀錄片,既是島嶼三十年來環境變遷的快轉,又能讓讀者駐足細細思考。

當臺灣所有的環境問題,以時間軸上具有對照關係的方式呈現,等於是為善忘了人們提供了反思的座標。「我覺得《明天過後》這部電影有很深的警示意味,它是要告訴我們對於環境的破壞如果不設一個停損點,未來可能會發生很大的災難。但是我覺得一般人可能只會把它當成一部劇情片,跟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聯結,我那時候就想到應該要出一本『今天以前』,因為人是健忘的,很多人會忘記我們周遭的環境以前是什麼樣子,所以書裡很多時間比較近、特別是2017年拍的照片,用意是要讓十年、三十年後的人去做一個對照。」柯金源說。

1998年淡水河口潮間帶漁民耙文蛤的景象(上圖),2008年因沙岸淤積而消失(下圖)。當河口環境因人為工程而改變,弱勢的漁民也失去了生活依靠。(攝影/柯金源)

「由美至美」的思考軌跡

除了環境本身的變化,此書的出版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讀者能一窺柯金源這位低調謙遜的職人背後的思考軌跡。少年時代的柯金源,曾經想要成為一個視覺藝術家,當時他感興趣的是自然「美」的一面,投身環境紀錄工作後,才開始關注生態破壞、公害等「不美」的題材,然而近年像是《海》這樣的紀錄片作品,以及《我們的島》中的許多照片,似乎又回歸到「見山仍是山」的階段,呈現出自然的純粹美感。

柯金源如此說明自身美學標準的改變:「1980年代,那時候我追求的美是要『完成我自己』,想要藉由大自然的美去完成自己的創作。為了表現我個人的美學,我可能會透過一些重複曝光之類的技巧,把自己的意念加到作品裡去,早期我會覺得我的作品只要能吸引少數氣味相投的人就好了,但現在我所呈現的美,是想要邀請大家一起來共享,提供一個凝視自然的可能性。

2016年1月,柯金源所拍攝的雪山翠池圓柏林。現在的他所希望呈現的「美」,想邀請所有人共享、一同凝視自然。(攝影/柯金源)

給下一個世代的環境備忘錄

學者陳玉峯在推薦序中,以「EQ值破表」、「總是讓人如沐春風」來形容柯金源,似乎唯有在面對環境崩毀、弱勢族群在傷痕累累的土地上掙扎求生的情境時,他才會顯露出憤怒與無奈的情緒。

但在紀錄片的呈現上,柯金源會根據不同題材的性質去做判斷,來決定情感的收放程度。「有時候我讓自己的情緒流露,是因為覺得要對觀眾坦誠,像《產房》、《記憶珊瑚》、《黑》這幾部紀錄片,但像《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這種題材的目的,是要營造一種討論的氛圍,讓閱聽人自行判斷,就要隱藏個人情感。書裡那些悲傷或憤怒的心情,通常都是半夜寫採訪筆記時寫下來的,但回到編輯臺前就要很冷靜。」

不過即便有感到無力的時刻,柯金源對於島嶼的未來仍保有一份樂觀。「當然這有一部分是自我激勵,畢竟這樣的工作你如果看不到未來是做不下去的,但另一方面確實也有些案例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只是說改變的速度不一定符合我們的期待而已。」《我們的島》,第一章開頭雙手捧著一棵幼苗的照片,是柯金源2013年8月,在一場抗議苗栗大埔強拆的行動中所拍攝,「雖然我並不知道它是什麼植物,但我知道當一棵幼苗被種下就有了希望。每一次行動可能沒有辦法在當下就獲得滿意的成果,但都埋下了改變未來的能量。」

《我們的島》既是給下一個世代的環境備忘錄,也是那顆充滿希望的種子。

2013年8月18日,柯金源在抗議苗栗大埔強拆的活動上所拍攝,期望種下的幼苗能帶給未來更多力量。(攝影/柯金源)

衛城出版,《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


延伸閱讀

【飽讀好書】他鄉何時成故鄉,臺灣新移民女性的餐桌故事

【飽讀好書】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