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65 頁
「每一株都頭好壯壯」農試所研發病毒檢測,臺灣百香果種苗競爭力強
臺灣百香果產業從70年代開始發展,全臺種植面積最盛時期曾達1,213公頃,後因受病毒病的危害,一度跌剩不到三成。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表示,百香果病毒目前無藥可醫,產業界改以每年更新種植健康種苗的生產方式,成功克服病毒威脅。
用比賽推動國內雜糧產業,第三屆野創盃正式起跑
臺灣小麥麵粉野創盃麵包烘焙創意競賽活動(下稱野創盃)今年邁入第三屆,參賽者由國內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組成,今年比賽需使用國產麵粉外,更新增黑豆粉、苦蕎粉、紅薏仁粉、芝麻等原料,豐富競技創藝內容,期望參賽者能透過比賽多元運用國產雜糧,讓烘焙專業能夠更全面應用,未來參賽者若從事烘焙業能將雜糧運用在自家烘焙產品中,以帶動國內雜糧產業前進。
全臺首間植物醫院開張,作物看診,現診視訊攏ㄟ通
全臺首間植物教學醫院今於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開幕,由30位農業領域專家輪流駐診,提供全方位農作物診斷服務。無論現場掛號看診,或遠距視訊看診都可行。開幕至5月11日,掛號一律免費,未來將酌收1百元。如需做植物切片或土壤檢驗,則另付費用。開幕好康就是要引起農民興趣,作物生病,別急著到農藥行買藥,找專家診斷,病灶才能藥到病除。
百家業者成立米糧俱樂部,首波促銷鎖定團購平台
為了推廣臺灣米,農委會農糧署今邀集上百家國內米穀雜糧廠商共同召開記者會,成立「米糧俱樂部」,規劃在團購平台GOMAJI成立專區,4、5月陸續在北中南舉辦精品市集,包括這兩年最夯的米乖乖、池上米餅等等,都可以在網路購物專區或市集一網打盡。
【女力】女性總幹事不讓鬚眉,西港「胡麻嫂」深植人心
傳統上,各地農會的總幹事以男性居多,目前在臺南市裡共有32個基層農會,其中就有12個女性總幹事,西港區農會也是其中之一。一路從基層走過來,除了完整的資歷、充實的能力歷練,能讓同仁們心服口服之外,女性總幹事在農會裡的優勢是什麼?細心、親和力還是韌性?
蟲蟲熱賣中,藥毒所穩定供應高品質試驗蟲,研發教學受歡迎
蟲小功勞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提供全臺少見的養蟲服務,目前穩定提供四種害蟲,買家提早預訂,還能指定蟲隻齡期。藥毒所表示,以往各單位使用蟲類進行實驗、課程教學或拍攝生態影片時,常要到野外碰運氣,還不一定能抓到品質均一的蟲,導致實驗誤差或業務延宕。高品質試驗蟲試賣邁入第9個月,不僅月月有訂單,且回購率很高,相當熱門。
農委會召開植醫法草案座談會,人才需求殷切為討論焦點
農作物栽培過程中,常會面臨病蟲害、土壤、營養、栽培等問題,農藥及肥料過度使用可能造成藥害、肥傷或農藥殘留,進而影響消費者食用安全,若發生不當使用甚至會損害農民健康,也增添環境汙染風險,推動植物醫師制度正是要解決現實生產面問題,達到植物保護、健康保護、環境保護三個目標。
【飽讀好書】《旅程:在尋找家的路上》
當流離失所的難民望向天空時,是否期待自己能像鳥兒找到可棲息的枝頭?除了細膩的文字,本書也以候鳥象徵了遷徙,穿越森林與動物則隱喻著尋求新生活與對未知的好奇。透過讓人無法呼吸的的故事,我們學習理解、接納與寬容地對待與自己不同背景的人們。
小鳥Follow米,讓山麻雀與孩童一起跟小米長大
1939年臺灣小米單年度種植面積曾高達7、8千公頃,臺東縣就占了四分之一,但現在全臺小米耕種面積不到300公頃,連帶使得依靠小米維生的食物鏈崩壞,讓山麻雀與熊鷹族群削減,甚至影響原民部落小米文化傳承。臺東林區管理處去年8月推動「臺東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輔導族人種回小米,並透過學校教育及耆老訪談,讓天空中的鳥兒和小米一起重回部落。
水試所救護 小綠蠵龜野放有成
隸屬於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旗下的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救護未能從卵窩爬出的小綠蠵龜,其中有6成以上均順利活存下來,並經收容照護1~2年後,迄今已有41隻成功野放,對保育類海洋野生動物資源的復育助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