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賽推動國內雜糧產業,第三屆野創盃正式起跑

臺灣小麥麵粉野創盃麵包烘焙創意競賽活動(下稱野創盃)今年邁入第三屆,參賽者由國內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組成,今年比賽需使用國產麵粉外,更新增黑豆粉、苦蕎粉、紅薏仁粉、芝麻等原料,豐富競技創藝內容,期望參賽者能透過比賽多元運用國產雜糧,讓烘焙專業能夠更全面應用,未來參賽者若從事烘焙業能將雜糧運用在自家烘焙產品中,以帶動國內雜糧產業前進。

野創盃活動報名即日開跑,直到5月10日,經資格審查通過後,主辦單位會寄送比賽材料,需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初審作品,提交書面資料。決賽名單將會在6月10日公告,預定8月17日及18日在八里的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舉辦為期兩天的決賽。

深入教育現場,推動國產雜糧

為推動國產雜糧,2011年起,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團體合作,發起「麥田見學」、「咱糧學堂」計畫,深入教育現場,將糧食概念帶入課堂中。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正指出,目前已經有超過216所學校、697個班級參與咱糧學堂計畫,讓學生認識本土雜糧。

前年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希望讓咱糧學堂的理念,更貼近國內農糧發展趨勢,強化教育產業需求職能,決定加大深化力度,與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一起邀請財團法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及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協力創辦「臺灣小麥麵粉創意應用競賽(野創盃)」活動,期望透過年輕世代創新創意的翻轉思維,活動至今邁入第三年。

用手體會麵團的感覺

透過比賽將國產雜糧的運用扎根在參賽者心中,未來等到參賽者投入烘焙業後,將有可能帶動國內雜糧產業前進。

今年野創盃起跑記者會選在福利麵包仁愛店,福利麵包的陳師傅運用臺灣小麥製作出各式麵包並展示在會場中,他表示,國產小麥香氣較足,但由於吸水性好、筋度沒有這麼強,參賽者使用麵粉時要避免攪拌過度。

過去國內烘焙比賽與學校烘焙課程大多使用國外麵粉,主因可能是臺灣小麥種植數量較少,麵粉成本較高,連帶影響學生對國產麵粉的熟悉度。

使用國產麵粉對參賽者來說是一大挑戰外,有別於一般烘焙比賽可使用攪麵機製作基本麵團,野創盃從製作開始就必須用手的力度完成麵糰,麵糰優劣判斷必須仰賴參賽者的專業知識。

喜願共和國總兼施明煌表示,長期使用機器攪麵會有依賴感,甚至會失去對麵團的手感、甩麵力道,及感覺麵團溫度的能力等,透過機器限制,改用手做,能讓參賽者更貼近麵團,回到最初手做麵團的感覺。

決賽兩天一夜,讓選手擦撞火花

為了讓想像力跟創造力激發到一種新層次,今年決賽時間延長為兩天一夜,讓參賽者有深度對話交流空間,施明煌解釋,大多烘焙比賽的參賽者互相不會有交流,難得有場聚集全國好手的活動,應該要讓選手們相互認識,未來出社會工作時,都能有進一步的互動。

施明煌表示,透過扎根教育,可以影響學生未來發展,他笑著說,麵包店只要一周願意用一包臺灣小麥製成的麵粉,就能推動國內雜糧產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