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地產地銷尚青,南部國產優質雜糧在漢神巨蛋開賣

蘇登呼表示,這次除了7月19日到29日在漢神巨蛋B1F定點展售外,將有一系列活動讓民眾參與,包含知名的「義郎創作壽司」創辦人胡財賓的雜糧料理秀,贈送免費的「雜糧食譜與購買指南小冊」,也邀請知名插畫家傻笑鱷魚先生現場創作個性插畫吸引年輕人目光、滿額轉轉樂贈禮、限時快閃促銷活動等,炒熱特銷會活動。

原生植物「過山香」成防蚊生力軍 大學生研發天然防蚊液

雖然還沒辦法立即上市,但學生願意投入未知領域,讓屏科大校長戴昌賢讚許不已,他表示,學校長期著重循環經濟,木材科學與設計系的課程規劃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面向,除了物理性的家具製程、空間設計,這種應用植物特性的化學性實作課程,就是循環經濟的一種,且同時回饋社會,有助於防治登革熱,值得嘉許。

鳳梨釋迦果園銹病零星發生,臺東場籲多加巡視防範

臺東場也進一步指出,為了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建議農友可輪流使用不同作用的藥劑,例如亞托敏、百克敏和三氟敏作用機制代號為C3,得克利為G1,輪流使用C3和G1的藥劑。另外,若無法正確判斷是否為銹病病斑,也可洽詢臺東場植物保護研究室或各區病蟲害診斷服務站。

米的華麗變身 乖乖米穀捲、摩斯米麵板新登場

一年一度的臺北國際食品展即日起展至30日為止,地點在臺北世貿一館和臺北南港展覽館,2018夏季安心安全農業精品展銷會則是從29日展到7月1日,地點在臺北世貿三館。

正面看待,臺灣禽蛋芬普尼檢驗標準首訂上路

去年臺灣爆發雞蛋中驗出不得檢出的農藥芬普尼,引發民眾恐慌,來源至今無法得知,但行政院農委會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現,臺灣進口的飼料本就殘留芬普尼,動物吃進去後可能有部分殘留,不得檢出的標準過於嚴苛,忽略了飼料背景值,因此考量人體健康風險和產業實際需求後,今天公告新增芬普尼在禽蛋中的容許殘留量標準0.01ppm,6月29日生效。

屏東農機支援蘭陽,復耕宜蘭黑豆找回記憶豆油味非夢事

去年宜蘭開始有農民集結復耕宜蘭老種黑豆後,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隨即投入選育研究。花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陳正昇說,過去曾有農民猜測宜蘭老種可能是來自屏東滿州的在地黑豆,但今年研究室採收後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單是外觀表現就不太一樣。

芒果乾不變色!高雄場開發天然防褐變資材

由於高雄場仍在研發階段,尚無法透露萃取物來源和技術,預計未來進一步擴大研發應用範圍,朝商業化利用目標邁進,農民如果有其他芒果乾加工需求可向高雄場詢問。

「青油菜」臺南4號幼擱青,耐熱、耐濕又耐病蟲害

民生必需的葉菜類夏季受高溫影響,產量易大起大落,以國人喜食的青江菜為例,夏季有機栽培產量幾乎是冬季的一半。行政院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謝明憲經10年試驗,成功研發出「青江菜」和「油菜」混血兒「臺南四號」,收成比青江菜快10天,耐熱耐淹又耐病蟲害,適合夏季有機栽培,已技轉給種苗業者,國人最快下個月底就能吃到「青油菜」的全新滋味。

臺灣獼猴保育等級調降,人猴互動該如何調適?

林務局強調,猴子侵害農作物和調降保育等級沒有關係,原先補助農民設置防猴網、電網等等,相關防治資材與設備都會持續補助。未來也會加強製作宣導資料、圖卡,利用臉書、網路讓大眾知道遇到獼猴時該如何面對,確定降級後,也會請各地方政府舉辦宣導會說明。

臺灣獼猴確定從保育類除名!林務局:考量野外族群狀況,與農損無關

除了調降保育類動物等級,會議另新增草花蛇、林三趾鶉、大濱鷸等17種野生動物由一般類調整為保育類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