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43 頁
田間祕笈:IPM作物管理溯源,破解病蟲害成因
根據2014~2016年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市售及包裝場農產品農藥監測檢驗結果,以連續採收作物、十字花科作物不合格發生率最高。其中,十字花科作物生長型態,常常臨近採收期才發生嚴重病蟲害,以青花菜為例,球體有外葉包覆,蟲體易躲藏導致防治成效不佳;造成農民用藥時機不當或頻率過高,使得病蟲害管理更為困難。
口蹄疫拔針後的下一步?專訪前日本大學獸醫系教授/潘英仁
今年7月1日起,臺灣豬隻及偶蹄類動物將全面停打口蹄疫疫苗,也就是俗稱的「拔針」,跨出臺灣養豬業歷史性一步。
來博物館Say菜市場,到臺博館買菜煮飯一次滿足
葡萄長在地上還是樹上?涼拌海蜇皮原來是水母。臺灣最老的自然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即日起推出《來SAY菜市場—食物中的生物學》特展,打造擬真科技菜市場,把果園、菜園全搬進展區,設計遊戲表現食物與生態系統的故事。另運用體感技術、3D建模和VR投影技術打造中央廚房,民眾買好菜後,還可以DIY煮大餐,體驗農場到餐桌的食材旅程。
別把本土酸藤誤認為入侵種小花蔓澤蘭,專家呼籲以花色鑑別
酸藤(Ecdysanthera rosea)屬於夾竹桃科酸藤屬物種,分布地區從印度、蘇門答臘、臺灣等多國都能看見,一般來說酸藤大多生長在低海拔山麓森林或荒地裡,每年4月到6月,開出粉紅色或紅色小花,花序為聚繖狀圓錐花序,為一種混合類型的花序,以聚繖作為小單位排列,大單位則以圓錐花序排列而成。葉片呈現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以纏繞的方式來進行攀爬,常形成大藤本纏繞樹冠上,但不影響大樹行光合作用。
借鏡法國,產地認證標章的公信秘訣
法國是現代飲食大國,不僅料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世界上成功推行產地認證制度的代表國家。在法國,有產地標章的產品約比一般產品售價高出三成,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官方對標章的把關,消費者對標章的信任,與業者對自家產品的嚴格要求,三者共構起緊密關係,才讓具百年歷史的產地標章歷久彌新。
【花草小學堂】隨風飄落的黃金雨:阿勃勒
今年的梅雨來的特別晚,一度還以為是「空梅」,還好正當我們這麼想的時候雨落下了,緩了大地之渴。不過呢,在這波梅雨降落之前有一種雨早已灑落全台,這雨由南往北一波一波,隨著陽光隨著風飄下金黃色的雨滴,它就是瘋迷全台的黃金雨(Golden Shower )──阿勃勒。
【飽讀好書】手搖茶的隱憂:飲料茶
蔡宗南表示,早在臺灣第一波的南進政策之前,1981年就已有臺商將茶苗帶到越南試種。臺茶陸續往國外找尋第二春,除了因為外銷失利、國內市場崛起,「當時聽長輩們告知,有一個因素是風聞政府即將頒布政令,海拔1,500公尺以上禁種茶樹。」
畢業送禮:巧克力、娃娃OUT!「花基金」鼓勵學子用本土花卉送花致意
為扣緊主題,各校學生紛紛以蘭花為發想點,自創花基金系列主題,包含「驀蘭回首」、「情出於蘭」及「青出於蘭」等等。而負責贊助蝴蝶蘭、文心蘭的台灣蘭協與文心蘭協會,則提供每校30束花卉數量名額,同時更聘請專業花藝老師指導學生包裝設計花束。不僅如此,由學生們設計的創意畢業花束,也由於極富設計感與質感,再加上經濟實惠的價格,開放校內師生預購時,反應相當熱烈,旋即銷售一空。而銷售花所得亦將用以成立「花基金」,作為未來在校內推廣使用本土花卉的資金來源。
竹產業撐起部落經濟,因禁伐補償面臨蕭條危機
有鑑於禁伐補償造成的產業與水土保持問題,原民會參與今年6月22日林務局舉辦的「2018森林驗證、人工林永續經營暨綠色採購論壇」時透露,6月底將推出修正草案,原先規定竹林必須要長6年,才能參加禁伐補償,預計把年限拿掉,竹林砍伐後,重新生長,只要保持七成覆蓋率就能參加禁伐補償,同時也要求申請的地主必須擬定經營計畫書。
提升產業競爭力,2017年日本農業生技10大研究成果
香川縣農業試驗場、香川縣中贊農業改良普及中心、株式會社西澤、株式會社和田 自動化共同開發了洋蔥省力採收、整理系統。透過使用本系統,可以減少由採收到整理 約一半的勞動力,可預期在不久的將來能擴大經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