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獼猴確定從保育類除名!林務局:考量野外族群狀況,與農損無關

文/洪嘉鎂

圖片提供/林務局

製表/邱柏綱

林務局昨(25)日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其中臺灣獼猴、山羌等8個物種,因族群趨勢平穩、上升,在長達5小時的會議後,確定將從保育類除名,調降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但不可作為寵物飼養,林務局也將啟動監測計畫,了解調降為一般類的野生動物族群變化趨勢。但動保團體認為,應先評估臺灣獼猴降級後的衝擊與因應措施,再考慮是否調降等級。

考量野外族群增加,決議臺灣獼猴調降為一般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昨(25)日召開第11屆第2次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討論議題涉及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業務調整、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等10幾項議題。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昨日晚間特別召開記者會解釋,調整野生動物保育等級的依據很多,包括野外族群狀況、分布、族群長期趨勢等多面向評估。去年6月,由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裴家騏擔任召集人的哺乳類動物專家群,針對臺灣獼猴保育等級進行評估,建議臺灣獼猴可改列為一般類,對族群不會有立即性重大衝擊。

林務局晚間召開記者會說明如何調整野生動物保育等級,未來也將針對調整為一般類的野生動物進行監測。(攝影/洪嘉鎂)

本屆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良恭指出,族群數量評估不是透過全面普查確認族群總量,而是各專家從自己調查區域中,評估族群數量是否有上升或下降趨勢,但無法確切調查上升到多少數量。以臺灣獼猴來說,專家認為族群數量呈現上升趨勢,不會有立即危險性,也考量族群分布、棲地威脅等,經評估認為台灣獼猴可離開保育類。

2000年農委會曾委託專家學者進行全臺獼猴基礎性調查,推估國內約有1萬多群,以每群平均數量25隻到30隻計算,當時推估國內獼猴數量約為20萬到25萬之間,林良恭說,目前專家群推估臺灣獼猴數量約為25萬到30萬隻,這不是100%數據,但不會偏離實際數量太多,臺灣獼猴數量有上升趨勢。

他補充,從過去經驗來看水獺、石虎等物種,皆因棲地消失造成族群量縮減,推動野生動物保護時,棲地保護為首要,目前全臺保護(留)區與國有林事業區佔全臺土地45%,應可保障獼猴族群。

以全國土地面積來看,全臺保護(留)區佔20%,國有林事業區佔25%,這些區域皆不能獵殺野生動物,除非經過許可,應可保障獼猴族群。

裴家騏則表示,臺灣獼猴列入保育類後族群數量有增加,原因為商業性獵捕減少,過去臺灣獼猴會被獵捕作為藥材或是當成寵物飼養,但1990年代中期後市場衰退,因此可以在局部地區看到臺灣獼猴數量增長。

林華慶強調,臺灣獼猴保育等級調整與農業損害無關,目前保育類動物若有危害農林作物等情況,農民1年只要申報1次皆能自行做必要處置,相關作業程序已經簡化。

他表示,調降為一般類仍會受到《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民眾不可隨意獵捕、保護區內禁止獵捕等。

調降一般類,啟動相關物種監測計畫

除了臺灣獼猴,另有7種動物調降為「一般類」,包含山羌、白鼻心、大田鷸、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短肢攀蜥。林務局後續會執行行政作業,經過預告收集意見、彙整意見再進行公告。

林華慶指出,從有野生動物名錄以來,就是採用專家評估方法,相關領域專家在野外調查研究過程中,會清楚知道族群消長情形及趨勢,林務局將針對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的野生動物進行監測計畫,設置樣區觀察調整野生動物族群數量是否有變化。

林華慶說明,監測除了可以掌握族群數量趨勢外,更可以知道行政需求,以臺灣獼猴為例,可以知道是否有增加影響獼猴的事件,進而調整行政措施。

裴家騏認為,靠農民回報也是監測方式之一,包含採取防制措施後,農損是否有減少,以及短時間內有沒有發生這區農民農損數量減少,但隔壁區域增加等情形,這意味著農作物保護面積不夠大,將農墾區一分為二而增加農損,這些資訊都需要從監測資料反映,讓大家知道中間產生什麼問題,進而評估效益、檢討、修正方案。

林務局會後發布新聞稿則表示,為持續瞭解近年來臺灣獼猴的族群趨勢與概況,林務局在彰化二水、臺東東河、宜蘭、南投等區域已啟動族群調查與監測計畫;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也透過公民科學家廣布性的網路平台系統,由各地民眾參與臺灣獼猴猴群、孤猴的分布與數量調查,計畫執行期間若發現野外族群有變動或異常狀況,將隨即召開會議,釐清緣由,並擬定因應作為。

林良恭表示,專家群每兩年就會針對野生動物名錄進行檢討,過程中如果野生動物族群有生存危機也會動態調整,也建議林務局,可透過林管處的巡山員、技師等,在執行勤務時順便調查獼猴數量,更確實掌握臺灣獼猴族群數量。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指出,未來臺灣獼猴調降為一般類後,依法農民處理處理猴害問題不須報備,但建議農民仍可透過事後報備,保護自己,避免被誤認傷害野生動物,另外臺灣獼猴仍屬野生動物依法不可從野外捕捉飼養。

民間團體認為科學證據不足,不應貿然降級

但有民間團體認為,目前沒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臺灣獼猴族群數量增加,農委會不應貿然將臺灣獼猴降級,應先評估降級後的衝擊與因應措施。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根據2011年到2017年林務局在不同區域、個別進行的獼猴數量調查報告,發現各區域的猴群密度差異大、猴群大小不一致,對比2000年群集數量及密度調查,相關數據有所差異,再加上環境開發、氣候變遷及人為干擾等,不見得這些調查結果能作為評估族群增長的依據。

陳玉敏指出,臺灣獼猴列為保育類時曾發生被毆打、或是用獸夾夾獼猴等狀況,積極防治才是政府最該做的事情,臺灣獼猴從保育類降為一般類,應該要有影響、衝擊等相關評估,但林務局並沒有提出相關報告支持調降臺灣獼猴保育等級。

降低人猴衝突,保護農作物才是解決之道

臺灣獼猴雖然被降級,但不代表人類可以恣意傷害,裴家騏指出,其實國內臺灣獼猴與人衝突比例很低,有90%獼猴與人類沒有交集,產生衝突的獼猴可能不到總數5%,「就算獼猴數量剩下最後1000隻,獼猴與人的衝突還是要解決。」

臺灣獼猴屬於雜食性動物,攝食種類涵蓋昆蟲、植物果實等,由於獼猴活動區域與部分休閒遊樂區、山區農作物種植地重疊,時常傳出遊客被獼猴搶奪食物,農作物會受到猴群危害,其中受害作物種類包含竹筍、荔枝、柑橘、木瓜、玉米…等。

裴家騏表示,遊客衝突是因為人會餵養猴子,猴群會集結,進而發生衝突,只要遊客改變行為模式,自我約束不去餵食,衝突狀況可獲得緩解,但農業衝突內含的問題比較多,有些地方猴群會習慣侵入果園,治標方法通常是捕捉移除或是驅趕,這只有短時間有效,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有第二群過來侵擾,長期來看,保護農作物才是治本的的最終方法。

裴家騏說明,要有效解決人猴衝突問題,應該開展臺灣獼猴行為模式研究,尤其是行徑研究,了解獼猴如何進入果園,需要知道攀爬、移動等行為模式,甚至了解獼猴如何因應危害防制做法,從中獲得對獼猴有效防制行為,進而保護農作物才是解決之道。

新增17種為保育類動物,食蛇龜提升層級到瀕臨絕種

食蛇龜因盜獵嚴重,族群減少,委員會決議將保育等級從珍貴稀有調整為瀕臨絕種。(攝影/翁嘉駿)

除了調降保育類動物等級,會議另新增草花蛇、林三趾鶉、大濱鷸等17種野生動物由一般類調整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近年走私至中國供食用及寵物需求的食蛇龜、柴棺龜,因野外盜獵嚴重、族群減少,則由「珍貴稀有」調整為「瀕臨絕種」。

林務局指出,此次專家小組召集人分別是哺乳類群裴家騏教授、鳥類由方偉宏教授、兩爬類由林思民教授、魚類由曾晴賢教授、昆蟲類由臺灣昆蟲學會趙榮台理事,並邀集專業領域學者及長期調查野生動物的民間團體組成專家小組進行評估,相關評估會議分別於去年6月起至今年3月間辦理完成。

臺灣地區保育等級調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