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農機支援蘭陽,復耕宜蘭黑豆找回記憶豆油味非夢事

文、攝影/ 郭琇真

宜蘭復興大豆邁入第二年,十多位農民組成「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在三星、員山等地採友善耕作方式種植黑豆,合作社理事主席李婉甄說,有鑑於第一年手工採收「累得半死」,今年特別從屏東向豆農租機械收割機。26日上午在三星鄉的紀元農場首割,堪稱是蘭陽平原首度採機械收豆,原本一公頃手工採收要兩個月的時間,瞬間縮短為一天,農民大嘆:「真的很省工!」

機械採收省60倍

近年來雜糧復興的熱潮中,宜蘭因多雨、日照不足等天候因素,始終被歸為不利種植大豆的地區,但李婉甄說,宜蘭在民國40、50年家家戶戶都會種黑豆,主要用途是加工,如釀醬油、做豆腐乳,有些中南部的豆腐角、豆麴等是從宜蘭出去的,早期因宜蘭新鮮豆製品沒那麼容易銷售出去,大家就是做發酵。隨著水解、速成等添加酸或酵素分解的化學醬油興起,手工種豆很辛苦等關係,黑豆逐漸消失在宜蘭的田園。

去年有意進行雜糧復興的十多位農友,成立「蘭陽溪友善耕作生產合作社」,在三星、員山、頭城等地種植黑豆及黃豆。今年邁入第二年,繼去年和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合作,引進雜糧播種機進行機械播種,今年他們進一步連採收也機械化。農糧署東區分署指出,農民是透過農委會建置的機耕中心平台(UBER),找到合適的代耕業者協助。

傳承60多年的宜蘭老種黑豆。

由於宜蘭黃豆種植規模難以和西部競爭,價格也比進口黃豆高,宜蘭豆農今年清一色種植黑豆,而且以「宜蘭老種」居多,面積約有五公頃。

機械採收有多省工?宜蘭紀元農場豆農吳慶鐘解釋,往年一個人手工收一分地至少要六天,一公頃就要60天,售完後還要日曬、脫莢、經鼓風機篩選,都需要人力與黑豆搏鬥,現在單機械採收一公頃一天就可完成。

宜蘭種黑豆有60年 復耕找回宜蘭傳統

對吳慶忠來說,引進農機採收,復興的不只是產業,也是傳承和文化。

「種黑豆是我小時候的回憶。」談起黑豆,紀元農場的吳慶鐘眼裡盡是溫柔,他說,早期雖然沒有統計黑豆的栽種量,但隔壁叔叔、阿姨或多或少都會種,他的母親從隔壁村嫁過來時,嫁妝就有一包黑豆。

吳慶鐘說,以前從種黑豆到釀出一瓶醬油,至少要8至9個月的時間,化製醬油出來後,自然衝擊到農村裡自釀醬油的意願,宜蘭種黑豆人家就越來越少。

吳家的黑豆有著傳承的理念,「我媽從20歲嫁過來種黑豆至今已有63年,雖然每年面積只有一分地,但從來沒間斷過。」吳慶鐘六年前接手,去年因機械播種,面機逐步擴增為一公頃,「看到今年機械採收可行,我決定明年要種兩公頃,逐步把宜蘭的傳統種回來。」

宜蘭今年引進機械化採收,大量節省人力大豆採收、脫莢等繁瑣工序。

適地老種是關鍵

吳慶鐘目前栽培的是宜蘭老品種,他表示,當地老種經長時間栽種、馴化,不管從氣候、土壤、水分涵養量等面向,都比較能適應宜蘭的天氣。

「反觀今年有農民引進產量高的臺南9號栽種,雖然臺南9號大顆、單位重量約是宜蘭老種的兩倍,但因宜蘭潮濕的氣候,讓臺南9號容易染上白粉病,也影響到植株的高度,目前算下來平均產量不到西部的一半,一公頃約只有1000公斤,顯見宜蘭要復興黑豆,適地適種很重要。」吳慶鐘說。

去年宜蘭開始有農民集結復耕宜蘭老種黑豆後,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隨即投入選育研究。花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陳正昇說,過去曾有農民猜測宜蘭老種可能是來自屏東滿州的在地黑豆,但今年研究室採收後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單是外觀表現就不太一樣。

陳正昇表示,去年收到宜蘭老種黑豆發現,他的種源有混雜族群的狀況,今年正著手要進行純化,希望能早日選育出產量更高、性狀更一致的宜蘭老種。

復耕宜蘭老種黑豆後,研發加工品是農民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