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7312立體書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12月號 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作物的重要性被世界看見。在臺灣談小米,就不能不談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農耕文化。本期探索小米在臺灣的故事,也看見原民傳統作物的潛能與生命力。(按:封面為禮納里部落,魯凱族耆老李蓮珠與油芒田的日常即景。)

臺東農改場長年支持原鄉農業的發展,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右)、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左),期待從部落的需求出發,協助傳統作物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豐年雜誌
「找回原力」在臺東:從部落文化核心支持原鄉永續農業

目前臺灣原住民族共16族,臺東地區共有7族,占臺東縣三分之一人口,近8萬人。臺東地區原民族群多元、傳統物產豐饒,原鄉發展向來是臺東農改場努力方向。2022年開始,臺東農改場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計畫」,投入原民作物的知識傳承、栽培技術、產業串聯、資料建立與推廣等工作,推動原鄉兼顧「三生共好」的永續農產發展模式,保留部落農耕文化,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

新聞
4年百億計畫續推省工機械化 麻豆文旦一貫化生產省2/3人力 陳吉仲:拚價格更勝往年

麻豆區農會文旦柚機械一貫化生產,大幅降低人力需求,節省人力3分之2。農業部農糧署自106年起推動省工農機補助,至今補助機械已達18萬臺,省工效益達每日80萬人次,農糧署今(28)日表示,行政院已核定4年近百億元,將續推農業機械化、現代化。

新聞
大蒜產業機械化面積已近3分之1 陳吉仲:今年目標過半

農業缺工,但大蒜種植與收穫長期仰賴大量人工,因此農委會自去年起推動大蒜產業3年內全面機械化,提供種植機、乾燥機售價補助最高2分之1,收穫機補助最高3分之2。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31)日表示,國內大蒜種植機械化面積已有1,300公頃,近國內種植面積3分之1,今年目標朝2分之1全力推動。

新聞
茶園代耕智慧管理系統協助人力規劃、新手駕駛 日本農機企業也愛用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今(29)日舉辦「茶園省工、智慧及電動農機示範觀摩會」,其中由十大神農獎得主林和春在茶改場及資策會協助下所開發的「茶園代耕智慧管理系統」,可記錄採茶機作業效率,協助代耕作業人力安排,農機行進歷史軌跡還可幫助新手駕駛學習操作,連日本農機企業都跨海承租使用。

新聞
農委會斥資1億元補助大蒜省工機械 目標三年100%自動化

大蒜栽培耗費人工,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今(19)日於雲林縣東勢鄉舉行大蒜機械化作業示範觀摩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當場宣布,今年起啟動大蒜從播種、採收到烘乾全面自動化,將投入約1億元預算補助農民購置省工機械,3年內讓大蒜產業達到100%自動化。

新聞
高職農校「與糧同行」 走進雜糧產地、親近國產雜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推動大糧倉計畫,宣導「國產雜糧大步走,健康加值你和我」的觀念。其中,由農糧署補助、中華民國農會主辦的「與糧同行」活動,經由財團法人豐年社主辦推動的「高職農校策略聯盟」協助,安排5所策略聯盟的高職農校學生到雜糧產地認識國產雜糧作物,透過參訪與實作體驗,增進學生對國產雜糧的認識,提高未來從農意願。

新聞
屏東農機支援蘭陽,復耕宜蘭黑豆找回記憶豆油味非夢事

去年宜蘭開始有農民集結復耕宜蘭老種黑豆後,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隨即投入選育研究。花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陳正昇說,過去曾有農民猜測宜蘭老種可能是來自屏東滿州的在地黑豆,但今年研究室採收後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單是外觀表現就不太一樣。

新聞
好脫殼、易採收,薏仁新品種「台中5號」誕生

為改善現有品種不利機械收穫的問題,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於 106年 12月育成薏苡新品種-「台中 5號」,該場表示該品種具有矮株、大粒、易機械脫殼及適應性廣等特性,可說是農民殷切盼望的新品種。

新聞
憨吉採收一機到底,80倍效率力抗缺工

農村勞動力不足是近年臺灣農業發展的熱門議題,尤其是正值採收季節,需投入大量人力的作物——地瓜,缺工問題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