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有多機械化?從勞力密集到打電話種田

播種機 將稻種灑進秧苗箱

播種機 將稻種灑進秧苗箱

撰文╱陳大中 圖片提供╱農業部農糧署

「一通電話就可以種稻!」此話恐怕不假。水稻過去是勞力密集型農業,隨著技術發展及社會形態改變,農業機具持續開發投入,目前水稻已經轉變為最機械化的農產業,從育苗、整地、插秧、收穫、調製倉儲到包裝都有相關設備,不再需要密集勞力,代耕體系也最為發達,甚至連灌水作業都有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設備的研發。然而栽培管理,包括灌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的時間點與藥肥用量,仍需要經驗、知識的傳承,不同的品種間也會有所差異。

  1. 育秧

水稻多採「育秧移栽」,先在特殊施肥、管理的田地或介質容器,將種子栽培至發秧後再移植秧苗,可確保秧苗強健整齊,提升存活率。現在直接以機械在一盤盤的育苗箱播種,育苗箱及稻種都另外進行過消毒,以培育健康秧苗,育苗箱的搬運還可用輸送帶、疊棧機處理。

秧苗綠化場 排滿秧苗箱
秧苗綠化場,排滿秧苗箱。
  1. 整地

整地包括打田、翻耕在內,目的在使田地平整,以及田土鬆軟透氣,以利秧苗生長。臺灣早年仰賴水牛,1950年代引進單人操作的小型耕耘機,70年代末開始使用大型曳引機。

曳引機
曳引機
  1. 插秧

手工插秧是極費人力的工作,以在田間彎腰後退的方式進行,熟練農民每天也僅能插好約0.1公頃;1966年引進手推式插秧機後速度約提升3至4倍。80年代後引進乘坐式插秧機,現行機械插植行數約在8行,每日可插5、6公頃。

插秧機
插秧機
  1. 施肥、用藥、除草

水田施肥、用藥、除草有附掛式機械(附掛於中耕機或插秧機),隨水稻植株成長雖減少除草需求,卻也不再適合中大型機械下田。除了植保機或背負式機械,也有機械化外的處理方式,例如肥劑設計可利用水田漂浮擴散、緩釋性釋放到田間等。

動力施肥機
動力施肥機
  1. 收穫、打穀脫粒

收穫、插秧都需爭取時效,在過去是水稻最費人力的工作階段,是上世紀的集體記憶;收割後還需讓脫粒與莖稈分離,每個步驟都是工。現代使用「聯合收割機」,一機就能完成收割、脫粒,並且將稻穀與穎糠(稻殼)、碎屑、莖稈等雜物分離。臺灣的聯合收割機多向同為水稻產國的日本進口。

收穫機
聯合收割機
  1. 乾燥與貯存

曬穀的景象是許多人的農村記憶,稻穀需要將含水率減至15%以下以利保存,而臺灣因氣候因素,收穫後稻穀含水率較高,約在22~33%,夏季曬穀最少要兩三天,冬季時間更長,更得隨時注意天氣變化。現代的大型烘米機可使用燃氣、燃油以及粗糠等生質能作為燃料,快速讓稻穀乾爽入庫。

乾燥設備
乾燥設備
  1. 礱穀與精米

乾燥保存、尚未去殼的稻穀仍是「生物」,是可以發芽的種子,還不能直接當作食物。稻穀經過礱穀去殼後成為糙米,糙米再經碾米去除米糠層成為胚芽米,胚芽米再精米研磨去胚後才是最普遍食用的白米。白米雖然好吃,但營養價值低於胚芽米以及糙米,大家不妨多嘗試胚芽米及糙米,美味又健康!

礱穀機
礱穀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