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原力」在臺東:從部落文化核心支持原鄉永續農業

臺東農改場長年支持原鄉農業的發展,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右)、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左),期待從部落的需求出發,協助傳統作物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臺東農改場長年支持原鄉農業的發展,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右)、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左),期待從部落的需求出發,協助傳統作物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撰文/段佩妤 攝影/吳尚鴻

目前臺灣原住民族共16族,在臺東地區共有7族(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雅美族、排灣族、魯凱族、噶瑪蘭族),占臺東縣三分之一的人口,近8萬人。臺東地區原民族群多元、傳統物產豐饒,原鄉發展向來是臺東農改場努力方向。2022年開始,臺東農改場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計畫」,投入原民作物的知識傳承、栽培技術、產業串聯、資料建立與推廣等工作,推動原鄉兼顧「三生共好」的永續農產發展模式,保留部落農耕文化,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

原鄉農業缺乏勞動力 機械化生產為小米產業再續航

「臺東縣在1960年代,小米耕種面積超過1,000公頃,後來就一直萎縮,現在不到100公頃。」耕種面積逐年下降有很多原因,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首先指出勞動力不足的困境。根據行政院資料統計,全國近58萬原住民人口,其中近5成遷居都市地區,相同的趨勢也在臺東發生,「人力都往都市集中,留在部落的農友其實不多,而且年紀都偏大。」從耕種人力就產生困難,遑論農耕文化的傳承與培力。

提到原鄉產業發展與傳統文化的保存,陳信言坦言責任很重大,期待原民部落保有傳統作物,同時創造經濟效益。農改場長年投入小米、樹豆、紅藜的研究,近期也透過木鱉果、翼豆等作物,讓消費民眾重新認識原民作物的魅力。
提到原鄉產業發展與傳統文化的保存,陳信言坦言責任很重大,期待原民部落保有傳統作物,同時創造經濟效益。農改場長年投入小米、樹豆、紅藜的研究,近期也透過木鱉果、翼豆等作物,讓消費民眾重新認識原民作物的魅力。

雖然小米目前不是主食選項,但其實消費市場對小米的需求仍然存在。部落的許多傳統祭儀仍然需要小米,且近年消費者重視地產地銷的食農觀念,在推廣行銷之下,部分地區小米供不應求,此外,市面上小米原料也多為進口之黃米,顯示國內對小米食用有一定程度的需求。但是,國內生產成本難以下降,導致本土小米對市場需求是「看得到、吃不到」,陳信言說,「在2008年的時候,1公斤乾燥未脫殼的小米大概50元,但是現在要250元。」

傳統的小米生產極度仰賴人力,以往耕地多在山區,難以機械化,且耕種與採收工序繁複。為了讓農民省時、省力,臺東農改場針對小米生產各環節開發相關農機具,陳信言認為,雜糧生產機械化是必須不斷前進的方向,「水稻為什麼會這麼普遍、這麼多人種,因為水稻是從頭到尾幾乎都已經機械化的產業。我們要維持小米產業,機械化就很重要。」

作物產量與食用人口是產業鏈上相互制約的兩端,若沒有一定程度的耕作與產量,導致作物難以推廣,食用人口只會逐漸下滑,在地生產便會日益困難。目前臺東農改場自小米播種、除草到採收,都有相應的農機具可以使用,不僅導入國外機型,也持續開發符合臺灣產地環境的農機具,許多機型已陸續技轉。負責農機具研發的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認為,機器成本與生產規模有關係,其實農民普遍都需要農機具協助,只是必須考量成本,未來也將持續針對農友需求研發及媒合農機具的開發。

黃政龍說明,以往小米多種植於山坡地,難以應用國外大型機械,因此陸續引進二行式小型機具,希望操作簡單、應用靈活,以減輕農民負擔。
黃政龍說明,以往小米多種植於山坡地,難以應用國外大型機械,因此陸續引進二行式小型機具,希望操作簡單、應用靈活,以減輕農民負擔。
乘坐式的四行式的穴盤移植機,同時可於4行畦上進行移植。每盤共264個苗,共有4盤。從日本引進的紙穴盤,可於土壤中分解,省下將苗移出穴盤的工作。經測試,於總長26公尺的畦間,完成移植動作僅需2分鐘的時間。
乘坐式的四行式的穴盤移植機,同時可於4行畦上進行移植。每盤共264個苗,共有4盤。從日本引進的紙穴盤,可於土壤中分解,省下將苗移出穴盤的工作。經測試,於總長26公尺的畦間,完成移植動作僅需2分鐘的時間。

選育保種兩方並行 為原民傳統作物保存面面俱到

臺東農改場是國內小米主要研究機關,自1955年開始小米種原蒐集、選育工作,於1965年育成6個優良品種,較地方品系增產30~45%,2008年審查通過「臺東8號」,為目前最常見的小米選育品種。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說明,「選育出1個小米品種,平均要10年的時間,歷經選拔、淘汰、試作等,小米一年可以兩收,至少要試作10次。」臺東8號屬短穗棍棒型品系、矮生、耐密植,收穫量高而穩定。

臺東農改場歷經10年選育工作,育出臺東選1-6號;1993年選育出「臺東7號」、2008年選育出「臺東8號」、2012年通過「臺東9號」的命名。
臺東農改場歷經10年選育工作,育出臺東選1-6號;1993年選育出「臺東7號」、2008年選育出「臺東8號」、2012年通過「臺東9號」的命名。

持續選育高產、穩定、抗逆性強的品種是糧食作物研究的使命,地方品系也許不具備經濟生產的條件,但對於提供多樣化的作物性狀,在育種研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陳信言說,「你說哪一個品種有價值,哪一個沒有?站在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講,這些都有價值,所以要盡量保留原有的品系。」農改場自臺中種原庫取得44個來自臺東7個部落地方品系的小米種子,於試驗田間復種、進行調查,張芳魁認為現階段的任務是調查各品系性狀,透過紙本或影像資料回饋給部落,「他們可以更了解他們所重視的小米品種,知道如何應用,最後也許有機會變成一個產業,達成經濟價值的提升。」

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甫自果樹研究轉任雜糧研究,對小米研究充滿熱情,他認為小米地方品系性狀的多樣化,諸如花穗密集程度、種子數量、色澤穗型等等,代表不同品系應對環境生態的能力,都有持續研究與利用的價值。
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甫自果樹研究轉任雜糧研究,對小米研究充滿熱情,他認為小米地方品系性狀的多樣化,諸如花穗密集程度、種子數量、色澤穗型等等,代表不同品系應對環境生態的能力,都有持續研究與利用的價值。
臺東改良場試驗田復種的地方品系,來自土坂部落。農改場自臺中種原庫引種,為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自2011年自美國引回的小米地方品系之一。改良場致力於小米的選育,並持續保存、研究地方品系,小米的重要性不僅與原民文化緊密相連,更是生態多樣性的珍貴資產。
臺東改良場試驗田復種的地方品系,來自土坂部落。農改場自臺中種原庫引種,為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自2011年自美國引回的小米地方品系之一。改良場致力於小米的選育,並持續保存、研究地方品系,小米的重要性不僅與原民文化緊密相連,更是生態多樣性的珍貴資產。

陳信言強調,許多原民作物除了經濟生產,更具有文化傳承的意涵。日前,臺東農改場協助關山地區的電光部落復育製作酒麴所需的數種傳統作物,「有十幾種植物可以製作酒麴,但是有幾種他們不曉得要怎麼繁殖,在野外也採不到,我們就協助把這些植物繁殖、建立保種圃。」除了輔導繁殖技術、保種方法,農改場透過保種圃為傳統作物「備份」,進行異地保存,讓這些因為日常需求低、未來可能稀缺的作物,有再度被繁殖的機會。

陳信言認為,農改場應該盡力為農民保種、復育,但還是必須針對各部落需求進行輔導,「在保存文化上面,他們也希望種自己的東西,另外就是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經濟活動、經濟價值。其實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只有文化保存的話,沒有經濟收入,無法持續。所以希望他們能夠利用原本擁有的文化資產、作物,創造經濟價值。」以電光部落為例,製作酒麴已經成為體驗文化遊程,成為部落觀光的亮點。將傳統作物的生產和運用與產業扣合,才是維持原鄉農業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臺東農改場協助電光部落建立「不彎腰菜園」,以多元方式協助農村活化。(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臺東農改場協助電光部落建立「不彎腰菜園」,以多元方式協助農村活化。(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以糯米混合草藥泥舂搗後,搓出的圓形酒麴。(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以糯米混合草藥泥舂搗後,搓出的圓形酒麴。(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