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禹依博士(右)認為,投身農藝科學的使命就是讓臺灣的農業更好,還要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吃得營養健康。曾任邢禹依研究助理的徐子富(左)投入推廣在部落發現的臺灣油芒,希望這種獨特的旱作榖物持續流傳。
豐年雜誌
穿越千年遺址 探究臺灣早期穀物:原民傳統作物潛能成未來趨勢

從山地陸稻、小米到油芒,中研院研究團隊以跨領域科學方法,持續探索臺灣傳統糧食作物的生命力,並成為未來糧食發展的新方向,而勾連這條研究路徑的關鍵之一竟來自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考古遺址。南科考古團隊在南科發現的南關里東遺址,陸續出土大量的碳化種子,讓科學家得以一窺5千年前臺灣南島語族祖先的活動軌跡,為臺灣早期作物的研究留下重要指引。

林志忠與兩位部落Ina(魯凱語中的母親)在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堤防河岸地的小米田進行例常的農務。
豐年雜誌
栽回大武山下的小米生態系:田野調查家攜手部落青年 復興返穀文化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重創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霧臺鄉好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的部落產業與生活場域。為了重建家園,三村的居民遷至位於瑪家鄉北葉村的瑪家農場,將山林環繞的新部落命名為「禮納里」(Rinari),禮納里含意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在此地匯聚了新的希望,重新出發。包括田野調查家林志忠與在地部落青年所組成的「深活共構」文化工作室,為了推廣原民文化、建立和諧生態圈而共同努力。

臺東農改場長年支持原鄉農業的發展,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陳信言(右)、作物環境課副研究員黃政龍(中)、作物改良科助理研究員張芳魁(左),期待從部落的需求出發,協助傳統作物與文化的永續經營。
豐年雜誌
「找回原力」在臺東:從部落文化核心支持原鄉永續農業

目前臺灣原住民族共16族,臺東地區共有7族,占臺東縣三分之一人口,近8萬人。臺東地區原民族群多元、傳統物產豐饒,原鄉發展向來是臺東農改場努力方向。2022年開始,臺東農改場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計畫」,投入原民作物的知識傳承、栽培技術、產業串聯、資料建立與推廣等工作,推動原鄉兼顧「三生共好」的永續農產發展模式,保留部落農耕文化,提升部落經濟、促進青年回流。

帶領學生參與魯凱族豐收祭為USR計畫中的一環,豐收祭當天,各部落攜帶當季、當年作物的收成,主要為小米、小米糕(abai)、小米酒、水芋頭等到豐收祭場域,顯示小米豐收收成,並分享給族人,一同歡慶。(圖片提供/巴清雄)
豐年雜誌
霧臺小米回家 邁向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中山大學USR計畫讓魯凱傳統農耕文化「醒來」

霧臺鄉魯凱族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巴清雄(Rungudru Pacekele)於2020年開始推動USR種子型與萌芽型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的谷川、神山與霧臺部落,學習魯凱族傳統農業文化,並於休耕地進行小米混作栽培。巴清雄說,與2011年他負責的「小米回家」行動相比,中山大學USR計畫有一套完整規畫,能夠將學校與部落整體的力量有效整合,在原住民族傳統農業面臨人口外流、勞動力老化的情況下,開創小米復耕與保種新希望。

豐年7312立體書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12月號 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作物的重要性被世界看見。在臺灣談小米,就不能不談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農耕文化。本期探索小米在臺灣的故事,也看見原民傳統作物的潛能與生命力。(按:封面為禮納里部落,魯凱族耆老李蓮珠與油芒田的日常即景。)

Nieqo Soqluman示範捆小米束。(攝影/郭正偉)
新聞
國際小米年 林試所攜手卡里布安村策劃傳統穀物展 小米、臺灣油芒現蹤台北植物園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特別策劃「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並攜手卡里布安村的布農族人提供品種種原,包括紅小米、分岔小米等5種部落常見品種,還有「超級食物」臺灣油芒、龍爪稷,栽植於台北植物園內,藉推廣部落傳統作物與知識,讓大家進一步認識作物多樣化與生態性耕作。

魯凱族的部落耆老看到結穗累累的小米,十分欣慰。(攝影/梁鴻彬)
新聞
國際小米年帶小米回部落 臺灣傳統品系小米回歸原民部落種植

小米原本是原住民部落十分重要的傳統作物,不但有食用、釀造價值,還在歲時祭儀及文化傳承上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因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種原面臨流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特別舉辦「帶小米回部落,傳統品系田間觀摩推廣行動」,於試驗田區展示100種臺灣的小米品系,現場更邀請許多原住民部落的長老,一同辨認部落以前種植的小米品種。

新聞
開發多樣性芻料、特色畜產品 小米、樹豆、臺灣藜製作青貯料品質佳

原鄉供人食用的特色作物如小米、樹豆與臺灣藜,含有機能性成分、經濟價值好,其植株產量大,製成牛羊食用的青貯料品質也好,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嘗試開發為餵養牲畜的芻料,可增加芻料來源多樣性,進而發展出特色畜產品。

新聞
《尋找達魯瑪克》獲奬紀錄片今首映 世代交替文化尋根之旅

由農委會林務局出品的紀錄片《尋找達魯瑪克》,今年榮獲「紐約電影獎當月最佳紀錄片」,以及本屆「柏林臺灣影展」閉幕片,今(10)日於臺北光點華山舉辦首映與座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特地出席觀影,他推薦這部片給「每個對這塊土地認同的人」觀賞。

新聞
臺東撒布優小米友善田復育 盼找回山麻雀與熊鷹展翅

雖說一個世紀以前臺灣小米種植面積曾高達上萬公頃,但根據政府官方資料在民國50年間種植面積最多,約6,000公頃;後來由於各種原因種植困難,加上山區人口外流,農作人力減少,面積逐年漸少至目前約250公頃左右。其中有170公頃是種在臺東縣原鄉地區,以太麻里、金鋒、大武、達仁鄉的排灣族居住的村落種植最多,現在這些地區種小米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婦女,他們都利用農地邊緣的零星土地粗放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