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余 麗姿
十年後中研院再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 催生農業基本法、正視基因編輯等新技術抗氣候逆境
中央研究院今(16)日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繼十年前第一版問世後,根據農業發展長期結構性困境,重新思考根本性問題,提出8大政策擘劃方向。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葉國楨表示,中研院希望催生訂定《農業基本法》,讓農業工作可以成為職涯發展,以及極端氣候加劇下,建議正視基因編輯新技術來快速育種。
臺灣首發兩項國家鳥類指標 農地小鳥棕背伯勞9年來指標值減4成、麻雀少1成
「最近幾年麻雀是不是變少,還是變多了?其他的小鳥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13)日宣布,臺灣首度建置「臺灣森林鳥類指標」及「臺灣農地鳥類指標」兩項國家級指標,用來反映環境棲地的變化。從2011至2019年間的指標值,農地上的麻雀相對減少10%,棕背伯勞為這幾年數量下降最多的繁殖鳥,指標值衰退40%。
反映市場供需 雞蛋批發價明起調漲至每臺斤55元 每顆調漲0.3元
北市蛋商業同業公會今(5)日宣布,近期產地雞蛋產量減少,加上末端銷售量極佳,考量產銷供需及穩定市場秩序,統計銷售缺額數量並與養雞協會討論後,決議雞蛋價格每臺斤上漲3元,批發價明日每臺斤由52元漲到55元,產地價則於周四由每臺斤42.5元漲到45.5元。農委會指出,此波蛋價每顆調漲0.3元,漲幅5.8%,屬合理範圍。
雞蛋風暴不再來 蛋雞產業結構調整不斷鏈 蛋中雞場將加強管理
蛋價與供需問題橫掃全球,為扭轉蛋雞產業結構性問題,農委會將強化產業鏈韌性,確保「蛋種雞、蛋中雞、蛋雞」上中下游的節點不斷鏈。最源頭國外進口的蛋種雞數量,在全球紛紛搶單下,農委會爭取到加拿大、法國及美國訂單,尤其法國協助最多,一舉讓今年總量管理調高至30萬隻。今年還將首度新增蛋中雞的育成率調查,掌握數據,分散產業風險。
蛋價拍板上漲2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短期穩定供應 長期現代化轉型
由雞農、蛋商等產銷雙方所共組的「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經蛋價評議協商後,今(12)天做出調升 2元的共同決議,明天起雞蛋每臺斤漲2元,產地價從40.5元來到42.5元、批發價從50元漲至52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晚透過臉書表示,農委會尊重產銷雙方所做成的決議。
氣候變遷已影響產蛋!蛋農如何避免「生雞卵無,放雞屎有」?
今年初臺灣面臨蛋荒危機,產量占全臺45%的蛋雞重鎮—彰化縣,處處可見圍起藍色帆布的傳統雞舍,正面臨極端氣候下蛋雞生存考驗。「我在傳統雞舍養了十年蛋雞,空間小、棟舍矮,密不通風!」蛋農陳老闆指著不遠處的傳統雞舍說,「當初氣候跟現在完全不一樣,你要有所突破!維持不變,就會是先前缺蛋的因素源頭。」
農委會淨零辧公室啟動 發展土壤碳匯首度提出免耕固碳計畫
農委會9月宣布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展開運作,全面盤點淨零路徑缺口,並規劃試辦農業碳匯、減碳及碳排價值化,以鼓勵與輔導雙管齊下,達到減少碳排及增加碳匯效果。尤其,土壤將是繼森林後,另一大重要碳匯來源,農委會將首度進行不翻耕的固碳實驗計畫,為邁向淨零排放之路扎根。
農損破1.8億元 陳吉仲宣布彰雲嘉南高屏等七縣市農作物全救助
盧碧颱風外圍環流引起豪雨致災,全國農損突破1億8千萬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今兩天前往中南部關心農損,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赴苗栗關心紅棗產業。農委會表示8月9日將主動公告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市、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共七縣市全區域全品項適用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
臺灣原生野牡丹端午正盛開 仍有9種被列為受脅物種
端午節前後正值臺灣原生的野牡丹花期高峰,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林建融表示,臺灣野牡丹有9種被列為受脅物種,其中「闊葉野牡丹」與「三蕊草」棲地己消失;位在屏東深山「來社山布勒德藤」、南投「水社野牡丹」面臨滅絕的危機。
史上第一版國土白皮書出爐 十年間農地流失6%
國土計畫法上路後,縣市國土計畫終於趕上4月30日公告實施,各地方政府近日陸續公告實施當地的國土計畫;同時配合國土法,中華民國史上第一版的「國土白皮書」同步公布,呈現國土利用及趨勢,目前國土利用以森林最大宗,占全國土地面積六成,第二大為農業利用土地,占比兩成,但在十年間農地已流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