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原本是原住民族部落傳統作物,但因原鄉人口向都會地區移居,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等因素,使得小米種原快速流失,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自110年起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建立小米種原保存體系,近四年來成功自花蓮、臺東及屏東等原鄉部落收集216個小米品系,至今已成功繁殖更新178個品系,進而讓種子回歸部落在地保種。
小米在原鄉部落長年栽培,經篩選留種,逐漸發展出適應當地氣候環境,多樣化的小米地方品系。種苗改良繁殖場副研究員羅英妃表示,因部落人口外流、傳統文化式微、經濟作物更替下,國內種植小米面積近20年來已減少達80%;若相比民國41年種植高峰曾達6,736公頃,111年僅剩91.42公頃,只剩全盛時期1%多。
種苗改良繁殖場在慈心基金會協助下收集部落小米種原,造冊調查小米穗型、顏色等性狀及發芽率,並田間栽培驗證種原性狀等,進而輔導部落建立種原保種圃,回歸部落種植,從111年起至今,已陸續讓82個小米品系返回部落種植。種苗場場長張定霖表示,繁殖種子80%回歸部落,部落還能將20%種子寄存種苗場種原庫,種原屬於部落所有、屬於寄存者。
同為阿美族人的羅英妃表示,小米室溫貯藏超過2年發芽率會驟降,因此祖先總告誡小米要年年種,「老祖先的智慧沒有錯」;小米在冰箱低溫中才能貯藏6年,還保有良好發芽率,種子回歸部落,還要教育部落族人留種、保種。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阿美族人、瑪布隆農場負責人柯春伎三年前起參與小米復育保種,部落原本只剩下1個小米品系,在慈心基金會協助收集種原下,才讓柯春伎得以種植1.5公頃面積,保存花蓮在地的7個小米品系。
柯春伎表示,她接受祖靈的召喚投入保種,花蓮不像臺東保有小米,只剩下唯一一位阿嬤種植23穗的小米,部落已近40年沒運用小米在豐年祭等大場合,只有充作頭頂飾品的功能,她不希望部落青年忘記祖先曾吃過什麼,因此志願種植傳承小米;種植3年多,上周部落剛辦完豐年祭,她才有機會將30公斤小米收成,分享給部落年輕人吃到。
柯春伎說,部落持續挖掘,看能否從阿嬤的冰箱中找回失落的小米;她也希望持續為小米栽培導入機械化,因為部落缺乏人力,只有讓小米能夠機械栽培,頭腦才有空間去思考如何行銷小米。
「流失的小米(品系)就像雲豹一樣,一旦不具發芽率,最後將只剩下標本」,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每個物種經過千萬年演化才有現今的多樣性,都不應該消失,但小米種植時可能被小鳥、螞蟻吃掉,放太久又失去發芽能力,保種過程艱辛;要讓這些小米能夠順利保存,讓它們能適當被人利用是關鍵,有人用、有人吃就能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