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屬於穀物類的一年,身為農藝學者、種子學專家、永續農業的倡議者,郭華仁積極參與各項小米復育推廣活動,其中不少種原是由他聯繫才從國外回到臺灣。
豐年雜誌
帶「走失」小米回臺灣 農藝學者的永續願景:族人、農民自力保種 種子傳遞文化與農業

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肯定小米為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全球糧食議題,臺灣各地推廣活動陸續展開,這之中經常可以看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的身影,他擔任召集人、引言人、顧問等,連結相關單位、民間團體,成為串聯各方、匯聚力量的靈魂人物。

新聞
亞蔬半世紀 臺灣政府支助4億多元新大樓落成 農業部:鏈結國際學研因應氣候變遷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今年適逢設立50周年,今(3)日舉行周年慶暨新實驗大樓落成典禮。亞蔬以臺灣為總部,新實驗大樓建設耗資4億多元,大樓及先進儀器設施全數由臺灣政府資助,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新大樓啟用可鏈結國際及國內學研單位,將加速蔬菜研究,以因應農業面臨氣候變遷等諸多挑戰。

新聞
國家作物種原中心30年 「次世代種原方舟」投注5億元為下一世代保種

號稱「臺灣作物諾亞方舟」的國家作物種原庫今年適逢成立30周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品系種原,但種子種原貯藏過久仍會喪失繁殖力,需要適時更新,農委會承諾啟動「次世代種原方舟計畫」,未來10年總計挹注5億元,協助種原更新,延續種原保存供下一世代利用。

魯凱族的部落耆老看到結穗累累的小米,十分欣慰。(攝影/梁鴻彬)
新聞
國際小米年帶小米回部落 臺灣傳統品系小米回歸原民部落種植

小米原本是原住民部落十分重要的傳統作物,不但有食用、釀造價值,還在歲時祭儀及文化傳承上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因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種原面臨流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特別舉辦「帶小米回部落,傳統品系田間觀摩推廣行動」,於試驗田區展示100種臺灣的小米品系,現場更邀請許多原住民部落的長老,一同辨認部落以前種植的小米品種。

封面故事
大自然給予的風味,讓段木香菇繼續陪伴部落

2020年,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成立了全國第一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在「保種」盛行的時代,培育適合當地環境的香菇菌種並不稀奇,但對於六十幾年來只知道向外地買菌種回來種香菇的農友來說,就是一項難以入門的農業實驗。

新聞
臺灣首度受託國際種原異地備份 亞蔬昨入庫印度ICRISAT 1萬個鷹嘴豆品系

種原「異地安全備份」(black-box safety duplication)是重要且必要的工作,「亞蔬—世界蔬菜中心」接受印度國際非營利組織「印度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ICRISAT)委託備份鷹嘴豆種原,這是臺灣首次成為國際委託種原異地備份地點,1萬個鷹嘴豆品系昨(23)日已入庫保存。

新聞
滅絕百年植物現蹤 印尼珍珠茅僅約1千株、海米面臨生存危機

莎草科及禾本科植物外型大多貌不驚人,卻可能存在被忽視的珍稀物種。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20年重新發現睽違百餘年、原以為已遭滅絕的莎草科「印尼珍珠茅」;在臺灣棲地僅限新北貢寮龍門沙灘一處的極危物種莎草科「海米」,也與在地居民聯合守護棲地,並採種研究繁殖方式,確保物種延續。

新聞
提供氣候變遷解方的原民野菜智慧 「新野菜美學」特展即日起展出一整年

農委會林務局「新野菜美學」特展,即日起於林務局市定古蹟保育小站展出展出至12月31日止,透過展場中的四季野菜圖鑑、20種原生作物種子,以及在展場外草地展示人工栽培野菜,讓民眾親近其不曾認識、食用的野菜,認識阿美族野菜採集文化。

新聞
【農人物】臺灣高山果樹平地化的先行者 農試所溫英杰催生溫帶13個新品種

臺灣是副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國家,先天條件不適合種植需要足夠低溫的桃、李、梅、櫻、杏等溫帶果樹。1月16日剛屆齡退休、在農試所服務38年的溫英杰,一生致力品種選育,讓原本須種植高海拔地區的溫帶果樹,也能種到平地來,創造了作物新生命。

新聞
【料理豬肉1】如何看待一隻臺灣豬

2020年是個不確定的一年,唯一確定的是臺灣豬隻戰戰兢兢度過口蹄疫成功拔針,成為百分百非疫區重返世界舞台的一年。穿越時光,60萬年前從島嶼東南亞(Islands of Southeast Asia)遷徙而來的野豬成為臺灣原生種蘭嶼豬,如今安在否,而豬成為人類的食物又經歷過多少流光溢彩成為今日擁有臺灣風味的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