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給予的風味,讓段木香菇繼續陪伴部落

高士部落的段木香菇日晒過後香氣濃郁,有「太陽香菇」的稱號。(圖片提供/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

文字/王妃靚 攝影/邱家驊

2020年,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成立了全國第一座社區型段木香菇菌種中心。在「保種」盛行的時代,培育適合當地環境的香菇菌種並不稀奇,但對於六十幾年來只知道向外地買菌種回來種香菇的農友來說,就是一項難以入門的農業實驗。

難以入門的還有當天沒穿襪子的攝影師,在進入菌種中心實驗室拍攝前,就被「安檢」攔下:「腳底細菌很多,既然是香菇的菌種中心,就要避免雜菌入侵,因為菌類搶地盤的速度非常快,你只要觀察食物多久發霉就可以體會。」菌種中心專員林慧萍(umai)一邊解釋,一邊拍下攝影師雙腳套上塑膠袋的有趣畫面。

菌種中心包括實驗室、辦公區,空間並不大,卻是連結起部落、屏東科技大學與農業試驗所的重要據點。創立菌種中心的第一步,竟來自於當地社區發展協會督導張美惠(vavua papalicang)十年前那次不知衝動何來的瘋狂採購。「水保局有請老師來上課,教我們怎麼用新的方法建置管理菇寮,那是我第一次聽到『菌種弱化』四個字。」老師都請來了, 怎能沒有育種設備?於是她自掏腰包花了三十幾萬添購,卻沒想到人們投入產業需要先看到成功案例。部落有興趣者少,菌種培育計畫也就此停滯,不過這不是高士部落的段木香菇產業第一次戛然而止。

打洞也能賺錢 種香菇就可以蓋洋房

1963年出生的張美惠,童年曾與部落孩子共同經歷了「幫香菇打洞可以賺錢」的時代。「民國五十幾年時,八成以上的族人都在種段木香菇,小孩子都知道,去幫忙打洞、取樹皮幫菌種蓋上蓋子,一個晚上可以賺一塊錢;那時候的一塊錢很大,我爸爸是兩千塊入贅的,哈!」只比張美惠年長四歲的菇農許美花(ljumeg),種香菇至今逾40年,也記得當時盛況。「以前的菇寮就在山上的樹下,木頭砍下來會一段一段擺在河邊,靠溪水浸潤幾天,再一一立起來,準備打洞植菌。」畫面歷歷在目,但好景只維持六、七年,曾經「出去外面得第一名的水稻」和「種香菇的人都蓋洋房了」的豪語,成了高士部落的往日傳聞。

但明明傳統種植步驟簡單,找到適合的樹種、伐木取段鑽孔、把買來的菌種打入孔洞、蓋上樹皮、封蠟,就可以等著採收香菇,人人爭種的高經濟作物為何到頭來沒人想種?短期內大量伐木使得段木源短缺,自是主因;之後的段木、菌種得從外地採購,風險與成本都增加,即使等到山林復育,當初的菇農也年事漸高,無法應付菇寮偏遠管理不便、段木搬運需要重勞力等等問題。如今,包含受訪的許美花,部落僅剩四戶種植段木香菇。

如何把香菇種回部落?大家一起想辦法

人口外流嚴重的當代高士部落裡,菇農、社區發展協會、屏科大、農試所、牡丹鄉公所都在想辦法。種植的人發現,氣候變遷、山林改種其他樹種,都讓段木香菇起了變化。「以前雖然要走很遠,特別累,但取來的段木可以用五年,每一年種出來的香菇都又漂亮又好吃,現在木頭最多撐兩年就爛了,有時候菌種也走菌得不是很成功。」於是部落與林務局合作,嘗試復育相思樹、楓香、杜英、印度栲、青剛櫟、白匏子等多元樹種對照實驗。

傳統菇寮太遠,要巡邏檢查有沒有蝸牛、蛞蝓、白蟻侵害太不方便,老人家也無法再上山找、砍、搬木頭,因此學習日本人「截枝不截幹」的方法,減輕段木重量,也有利於山林永續,並且改在部落裡搭建網室;但即使有灑水系統,也很難打造如溪水邊的天然溫濕度。「當年那種半野生段木香菇的好吃程度,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了。」許美花說自己也很難形容那是怎麼樣的美味,「大自然很難捉摸啊,它想給你什麼風味,誰說得準?」

由於近年菇農發現,段木香菇的商用菌種,僅能一年採收一次,就要更換段木,不知問題出在段木還是菌種本身,因此屏科大也小心琢磨、謹慎求證,嘗試進行段木香菇菌種培育試驗,開始協助部落分離菌種作為來年植菌, 同時也讓菌種適應當地環境,逐漸發展出專屬於高士的風土氣味。更長遠的目標則是將育種技術轉移給部落,邀請更多族人參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