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宜蘭三星蔥害蟲抗藥性強 農試所「綠燈」防治減蟲蛀40%還增產逾2成

宜蘭三星蔥遠近馳名,但近幾年種植面積卻不增反減,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害蟲甜菜夜蛾抗藥性高,農民施藥效果不佳,因此退場者漸增。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開發夜間燈照防治技術,使用最佳波段光譜「綠燈」點亮蔥田,有效降低甜菜夜蛾活動力,可減少青蔥遭蟲蛀危害達40%,甚至還有促進青蔥生長的效果、蔥白更長,增產達23%。

鄉間小路
【藏酒酒莊】珍藏微醺時光,走訪絕美祕境莊園

旅遊界盛傳,宜蘭東北角有一條藏在山裡的熟客路線,可以看海、看螢火蟲,有溪流,有神祕酒窖,還有佳餚款待。

背上行囊,我們沿著湛藍大海一路驅車,在龜山島的陪伴下來到宜蘭縣頭城鎮梗枋地區的「藏酒酒莊」,看到我們來訪,酒莊總經理卓志宏呵呵笑著打招呼,但一開口沒談酒,反而先問:「你們去農場吃過點心沒?」

新聞
強颱「山陀兒」目前見雨未見風 東部青蔥、稻作、釋迦備戰 農糧署整備蔬菜供應

颱風「山陀兒」今(1)日凌晨增強為強烈颱風,昨日起已為東部地區帶來明顯降雨,宜蘭田間青蔥尚在成長期,農民預先冷藏移地保種的蔥苗,為颱風災後復耕打算;花蓮富里水稻有7成正逢孕穗期,臺東鳳梨釋迦部分已結小果,目前降雨尚未釀災損,但農民擔憂隨颱風北上、風勢加大將造成損害。南臺灣農友也加緊防颱工作。

馬偕之路是一趟內外交織的路,從海出發,也在海岸結尾,值得每一個旅人來諦聽、來品味。
鄉間小路
【歷史人文】淡蘭散策──走一趟馬偕之路

臺灣是一座自然、歷史、人文豐厚的島嶼。若有幾天的時光,僅以徒步,加上簡單的交通工具如火車、單車,我們能夠安排怎樣的旅程呢?這一次就讓我們跟著先人足跡,前往「淡蘭古道」,走一趟傳說中的「馬偕之路」。

淡蘭古道,是早年連接臺北(淡水)與宜蘭(頭城)兩地的重要交通路線,由北、中、南路三大主線組成,途中還有許多交錯縱橫、彼此相互連接的支道。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4年3月號 樂鬧春遊

臺灣坐擁豐富多變的山林資源,每座山脈都有屬於自己的地質與景觀;十多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以及數量龐大、各地獨有的特色風土步道,輕易便能親近自然,遇見不同的植物、動物,欣賞滋養萬物的土地風情。

適合遊樂的春天,花開正好,天氣、風景都宜人得恰到好處。一場愉快的出遊,步道健行、登山越嶺,伴著美妙景致讓人感覺諸事大吉。

本期《鄉間小路》藉山林賞景、歷史人文、親子療癒等角度出發:搶先深入風雨後於今年三月重新開放的「奧萬大」,也邀請教育家王振叡分享「淡蘭古道」北路(馬偕之路)的行腳風光,此外,更沒少了臺灣最受歡迎的自然風景「阿里山」,參與最新「水山療癒步道」森林療癒行程。同時邀請郭熊、周倩漪與徐銘謙等體驗山林各有心得的專家、老師,帶領我們身歷其境,探訪臺灣山林與動、植物之美,感嘆遼闊壯麗,或珍愛眼前動人。

開春啦,遊春誠鬧熱(tsiânn lāu-jiat),快點收拾好背包,我們「樂」鬧春遊去。

糕渣和卜肉
鄉間小路
【地方臺味】糕渣與卜肉

老臺味、老臺菜翻紅,各縣市巷仔內(行仔內)的料理再登舞臺。在宜蘭,最紅的大概是宴客型的餐廳才點得到的糕渣,以及原本別無分號的卜肉。

手把青秧,插滿田畦;有田有米,是我佳玲。
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宜蘭小農中,吳佳玲未必是最懂酒的一位,但她賣米酒的花招百出,確實很少有人超越。自稱諧星農婦的她,擺攤時會熱情招呼客人:「你應該有煮飯吧?」但現代人很少開伙,她就會改問:「那你會喝酒吧?」若客人沒喝酒,她還是鍥而不捨:「沒關係!要不要用酒來作菜?」在她使出渾身解數、說學逗唱一番後,有時候客人沒買米,卻帶了一支酒回家。

不論資深、資淺,班員們都樂在種稻!
豐年雜誌
改變產銷思維,稻米產業加值:宜蘭縣三星鄉有機米產銷班第1班

不同於傳統「先種再賣」的思維,宜蘭縣三星鄉有機米產銷班第1班「反其道而行」,採行計畫性生產模式,專種米製品「速配」米種,銷售穩定,沒有庫存壓力,班員分工合作,樂在從農,不僅將班隊力量最大化,也開發稻米更大的市場、更高的價值。

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ELI流」海味搶鮮處理密技

有道是:早起的鄉民有魚吃。
沒想到今天如此幸運,居然在石城遇到這尾穿梭在臺灣各定置漁場的大魚……哦不、是大魚生吃的行家啦……總之,在定置漁場遇到「在家做生魚片」本尊,真是太令人興奮了……就讓我們跟著ELI 的步驟,學習鮮魚處理祕技!

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東北角 光榮時刻

「光榮定置漁場」的基地,就設置在石城港內。破曉的晨曦隱約在兩者之間折反繞射,悄悄灑落海面。颱風尚遠,海象無礙……頭城在地小說家連明偉在〈大海的贈予〉寫道:「東北季風南下,一波一波鋒面來襲,肥美剽悍的魚群就要來了。」當孟冬的東北季風開始壓迫潮水,石城漁港每年的「光榮時刻」,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