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慎防薊馬大軍來襲,去除害蟲有撇步:耕作、化學、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一舉減少作物危害

在生活型態上,薊馬成蟲與幼蟲棲息於幼嫩葉背及茶芽,銼吸幼嫩組織,造成新葉彎曲變形,被取食受傷部位褐化粗糙銹斑。每當油茶開花時,即會吸引大量薊馬聚集於花部,銼吸與產卵危害,影響著果率,開花末期對花部內剛形成幼果銼吸表皮,造成日後褐化傷痕,幼嫩小果受薊馬取食為害後,也會形成褐化銹斑。

水果加工的最佳助攻手,紅龍果膠做餡料一級棒

陳吉仲補充,農委會會積極改進加工技術,以前食品加工廠是由經濟部負責,生產的安全管理由衛福部負責,經行政院會協調後,以後農產初級簡易加工如乾燥製果乾,將由農委會負責,把一級產品和加工合在一起,搭配學術界、業者合作,可以為農產品創造出更好的附加價值。

追求創新、比實踐度,大專生將夢想推入農村實驗

農村也可以讓年輕人玩出創新,為農村注入振興的活力。今(2018)年度「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畫」已經起跑,5組入選團隊用接地氣的創意、嶄新的科技,以及勇於接受挑戰的創業精神,理性證明自己的夢想在農村實踐的價值。

田間起義後下一步怎麼走? 熱血神農翁良材:自創品牌與企業化經營發展稻米事業

笑說自己喜歡「趴趴走」的翁良材,曾經協助知名企業到中國山東省、江蘇省等地協助規劃田區投資,也曾經到馬來西亞幫人規劃300甲的農地,對各國農業發展也有很多觀察心得,他認為在臺灣從事農業其實相對容易起步。他看到現在很多年輕人返鄉務農,他們先買一臺插秧機與一臺二手的3.5噸貨車,就能開始從事代耕事業,一期稻作下來收入不比上班族差,他強調青農返鄉也不能盲目而為。

以色列如何做到平均產乳量世界第一?專業服務團隊與精準管理,讓酪農業傲視全球

鑑此,今(2018)年5月5~13日中華民國乳業協會與波克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辦理「以色列智慧酪農精準管理參訪團」,團員有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波克生醫總經理蕭在莒、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主任王思涵、四方乳品公司董事長蔡南、名馳光電公司董事長陳建名、陳彥宇先生、鮮乳坊獸醫師龔建嘉、牧場管理規劃師韓宗諭、瑞穗牧場林于秦先生、東昇牧場獸醫師董佳琦、王承富畜牧場王俊翔先生及乳業協會專員蘇展樑共計12位。

自己吃魚自己剖,從食魚教孩子認識永續海洋

白尚儒表示,吃魚時可選擇體型較小、再生速度快的魚,把握臺灣海鮮永續九原則:3選3減3不,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心力。

恆春的天然森林地消失?林試所:梅花鹿的活動與族群增加是主因

把不同樹種受到梅花鹿青睞的程度和植株數量減少的趨勢,進一步分析比較,研究團隊發現數量減少比率較高的樹種,通常也會是梅花鹿偏好的樹種,即使是梅花鹿不喜好的樹種,也有小幅度的減少。

推動畜牧專業證照,把關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技師制度仍有待完善

這兩年來,畜牧業接連爆發食品安全、防疫問題,2017年雞蛋驗出毒物戴奧辛、農藥芬普尼殘留,2018年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又破獲不法藥商私自製作禽流感血清,在在都顯示畜牧場第一線管理出了漏洞。臺灣畜牧業從早期自家飼養演變而來,從業人員年齡偏高,用藥安全和環境管理知識仰賴口耳相傳,資訊流通較慢,因此第一線獸醫師和畜牧專業人員更顯重要,但臺灣獸醫師就業選擇長期往伴侶動物傾斜,經濟動物如牛、豬、雞、水產動物缺乏第一線人才,畜牧學類科系則尚未建立專業的證照制度。如何讓專業人才適得其所,成為畜牧業者與政府的後盾,關係著畜牧業的產業發展和食品安全。

新任農糧署長胡忠一:要推農業策略聯盟,解決產銷失衡

胡忠一與集集鎮農會人員一起走入紅龍果園,和農民交流,農民向胡忠一吐苦水表示,上周發生紅龍果拍賣價格每公斤僅有8元,農會人員在旁解釋,這是短期價格異常狀況,主因是大雨再加上果菜市場拍賣量增加,造成拍賣價格低落。

施行草生栽培研究,花蓮文旦果園大幅提升土壤有機質、同步防治天敵害蟲

另外,透過草生栽培也能同步達到調節農田害蟲的功能與目的。藉由本次示範的草種規劃,有機農場即可提供益蟲足夠的花粉花蜜,因此在田間害蟲族群增多時,即可發揮調節果園的功能,進一步達到減少施作農藥的成效,同時還能有效管理果園病蟲害,實現果園永續生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