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到也吃得到:臺產牙鮃繁殖試驗成功,比目魚高級日式料理不是夢

文、攝影/ 鄭芷穎

臺灣人愛吃比目魚,每年平均進口值達新臺幣15.3億元。其中「牙鮃」又稱皇帝魚,為比目魚的一種,因為肉質白皙細緻,是日式料理或高級海鮮餐廳主要選用的食材,進口價格1公斤可達1500元。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經4年努力,成功研發牙鮃繁殖技術,未來3年內將有「臺產比目魚」上市,成本可望壓低至1公斤160~200元,市售價格約800元,讓民眾想吃的時候「點得起」。

臺灣市售的比目魚包括扁鱈(格陵蘭大比目魚)、鮃、鰈等等,主要從中國大陸、格陵蘭、加拿大等國家進口,一年進口量可達8500公噸以上,進口值每年平均達新臺幣15.3億元。其中「牙鮃」因為肉質白皙細緻,是高級日式料理店製作生魚片的重要食材,為求新鮮,往往活體空運進口,成本昂貴,一公斤要價1500元。

過去,因為牙鮃屬於溫水性底棲魚類,適合在中高緯度的日本、韓國生長,臺灣隸屬亞熱帶氣候,海水水溫偏高,難以取得牙鮃活體,也較不利於研發培育技術。

農委會水試所前(17)日舉辦記者會表示,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從103年起以一尾80元的價格,自韓國引入牙鮃魚苗培育,經3年養殖已達到成熟體型,便從去年開始進行繁殖試驗研究,成功利用溫差之刺激誘導種魚自然產卵及受精,未來臺灣自產牙鮃魚的魚苗成本可降低至每尾10元。

一般生長於天然海域中的魚類,繁殖習性受到外在環境影響,例如季節變化、水文條件、光照週期等,所謂溫差刺激技術,就是在魚種的繁殖季節時調整水溫,誘導其自然產卵的人工繁殖方法。使用在牙鮃培育上,種魚平日生長於 22℃~25℃的水裡,從12月開始逐週調降2℃~3℃,直到13℃,培育兩個月後便有明顯的產卵現象。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團隊成功研發牙鮃繁殖技術。

農委會水試所東部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掌握溫差刺激技術是關鍵性的突破,一旦牙鮃魚苗可以自己生產,成本壓低,臺灣漁民就可以有更多選擇,錢留給自己賺,不用花十億元從國外進口。國內餐飲業者也可以因食材成本降低調整料理價格,控制在一公斤約800元,「如果過去一片牙鮃生魚片握壽司要100元,之後希望可以讓民眾50元就吃得到」,讓臺灣養殖業能更具多樣性,價格平民化,消費市場的選擇也更具多樣性。

三年內技術轉移 提升國內養殖魚種多樣性

何源興說,以高經濟價值養殖魚類來說,牙鮃從取得魚苗至送往市面販售時間較短,因其一年可長1公斤,相較同樣是臺灣出名的經濟魚種石斑魚來說,一年大約生長0.72公斤,牙鮃生長速度更快,加上單位面積生長量也高,養殖成本相對低。

他表示,等待這批牙鮃生殖腺發育成熟,最快三年內可以確立量產技術,屆時會將技術轉移給業者。除了花蓮、臺東等東部深層海水業之外,更主推給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附近,使用冷排水養殖高經濟價值魚種的業者,例如高雄市永安區、臺中市梧棲區、桃園市觀音區等等,因為LNG廠的排水量很大,只要架設水管接引水源便可使用,成本很低,利用低溫排水飼養牙鮃,可以控制其生長速度,生長較緩慢,肉質更細嫩鮮美,有機會提升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利潤和競爭力。

延伸閱讀

突破兩大死亡期技術關卡,牙鮃繁養殖技術可望年底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