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莊安華 攝影/ 林韋言
農村也可以讓年輕人玩出創新,為農村注入振興的活力。今(2018)年度「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畫」已經起跑,5組入選團隊用接地氣的創意、嶄新的科技,以及勇於接受挑戰的創業精神,理性證明自己的夢想在農村實踐的價值。
年輕人要如何形塑、實踐自己的創新想法,同時不會錯失機會,更不致於陷入冒失、躁進的創業失敗迴圈?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舉辦的第8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中,5組入選「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畫」的團隊,走出學校教室的實作與體驗,將農村現場當成創業實驗室,用行動證明他們可以振興農村的能力。
5組團隊各展實力,把創意變成創業資源
「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畫」五組入選團隊的提案申請人,過去均曾參與「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他們對農村議題懷有熱情,並找來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發揮所學的專業能力,繼續挖掘農村與農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實驗性或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例如:「HELPMET」團隊研發居家照明與防災帽兩用的燈具、「農村衝浪Rural Surfing-農村參與式編輯社群」團隊製作刊物成為年輕人參與農村的介接管道、「EliTe」團隊建立農業網站單一入口平台協助農民準確蒐集資料、「窯鄉產業創新行動計畫」團隊開發台南東山柴燒土窯的主題生態遊程、「擎翼相挺」團隊發展農用無人機。
目前這5組團隊的行動計畫已經進入期中審查階段,主辦單位依據不同的計畫內容,聘請術業有專攻的各領域專業評審,針對計畫的實驗與創新模式、知識累積、問題分析、操作策略、解決能力、完成進度等項目,進行審查,並給予最適切的改進建議。
其中,掌握無人機關鍵開發技術的「擎翼相挺」,成員多來自於成功大學航太所,目前已成立擎壤科技,專注發展農用無人機,並結合精準定位、霧化噴灑技術,提供畸零地噴藥、施肥的應用與服務,藉此取代傳統代噴人力、降低噴藥量,解決臺灣農業缺工問題,協助有機農業節省勞力成本。
農用無人機受矚目,評審看好商轉潛力
在國內農噴領域,代噴公司使用的無人機多由中國進口,而「擎翼相挺」結合精準定位及霧化噴灑技術,開發出臺灣第一台自製零散農地專用無人機,加上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價值及未來展現的服務能量,均讓評審寄予商品化、服務化的發展厚望。
「擎翼相挺」團隊成員黃琡婷表示,該團隊將利用「大專生洄游農村二次方行動計畫」,計畫進行無人機在農地的飛行與作物的噴灑測試,藉此建立讓操作更有效率的作業流程,並完成一套施作教案,協助農友操作無人機能夠順利上手。
目前該團隊推出的第二代農用無人機,已與農友、芳榮米廠等農方展開合作,進行試噴測試。團隊逐步取得相關試噴數據與農友回饋的建議,不僅用於改善、強化無人機機台功能,以及幫忙農民節省農藥用量的依據,更進一步建立標準化流程、設計無人機施作教案與APP操作軟體,大幅降低飛行技術的門檻,連沒有飛行背景的農民也能輕鬆操控。
「擎翼相挺」的無人機採用路徑規劃的自動飛行方式,擎壤科技副執行長謝承翰表示,擎壤初期經營以國內農用無人機市場為主,利用每一回飛行噴藥的任務,畫出目標噴藥區的農地地圖,日後隨著農地圖資的累積,未來將進一步建立臺灣農地圖資庫,進行加值應用。
從這次參加洄游農村二次方,與農方實際接觸後,「擎翼相挺」也獲得商業模式的新想法,從原本的B2C(企業對農民)轉換為B2B(企業對企業),也就是以每台無人機簽約金25萬元的價格,尋求代噴業者的合作,由代噴業者找出需要無人機噴藥服務的農地,而專注研發的「擎翼相挺」則負責供應無人機的操作教學、機台設備、維護與維修。
由於目前農用無人機噴藥、施肥,受到《民用航空法》的管理規定,在使用上無法完全因應農噴市場的需求,農委會正研議農用無人機的管理法規,預計今年將上路。擔任評審的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副所長何明勳,除了對「擎翼相挺」提出多項改進建議,也提供農藥施灑、農用無人機管理等相關法規與操作的諮詢資源,並期待「擎翼相挺」的農用無人機服務,未來順利進入農噴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