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955 文章
專業分蟹人

航向西北漁場,在風浪顛簸中追尋甘美好蟹

中秋節前夕,秋冬限定的野柳活蟹市集正式開張。一籃接一籃從捕蟹船卸下的,全是活跳跳的「萬里蟹」,即使大螯被綠繩綁縛,八隻腳依然有力揮舞。在幾乎不是進口就是養殖的食用蟹中,近海捕撈的野生萬里蟹異軍突起,以螢光綠的綁繩、碧綠轉豔紅的甲殼,向聞香而來的饕客招呼「天然的上鮮」(siōng-tshinn)!

搭建工寮

【非關爬山】青年的山林工事

急雨襲來,原本在森林裡如螞蟻一般拖運著木頭的我們趕忙躲回營地。野地工事必須順應老天臉色,尤其在這種雷雨盛行的夏季山林。我們立刻變更計畫,召回森林裡的工兵部隊,先整地、除草鋪土、挖排水溝。同一時間,伙房兵也努力與潮溼的木頭及濃煙對抗。

古城區_維也納_馬車

【歐陸食旅味】吃下時代的眼淚

民以食為天,無論到哪個地區,總要嘗一嘗在地料理,試圖透過味蕾感受當地的風土特色。上網搜尋維也納必吃甜點,第一名是烏漆墨黑的薩赫蛋糕(Sachertorte)。它是一種外觀樸素、缺少裝飾的巧克力海綿蛋糕,內部夾入一層杏桃果醬,外頭再覆蓋巧克力糖霜,做好以後要先冷藏三小時讓糖霜變硬,上桌前在餐盤邊擠一坨鮮奶油陪襯。外型看似簡單,製作卻意外困難,傳統作法共有36道步驟,光是外層糖霜就必須混合四種巧克力,不僅食材工序講究,連每日環境溫溼度都是變因,必須謹慎考量。

薯羊羹

【和食直誠】和菓子之王

記得小時候有一天晚上醒來,看到媽媽在廚房偷偷摸摸吃一個黑色方塊的東西。我問她:「這是什麼啊?」媽媽說:「這是藥,對小孩有毒,妳不能吃。」邊說邊喝一口茶。

涼麵_味噌三合一

【臺灣究小食】不夜城限定的解酒餐

涼麵,大概是臺北這個夏季炭盆中,最令人感到舒適的宵夜。記得老遠以前,我初登社會職場時,不知道哪裡來的莫名執著,鐵了心要待在扣完房租和生活費後,幾乎所剩無幾的臺北;經常在忙碌到大半夜後,抵不住餓意侵襲,就順手牽輛YouBike,穿梭在臺北市房價最高的區域,尋找平價涼麵的蹤跡。

《狐狸小八》(圖片提供/時報出版)、《小狐狸回家》(圖片提供/米奇巴克)

【文明野味】鮭魚大砲與狡猾狐狸

許久前我在電視上看到一部短片,國外一間名為Whooshh Innovations(意指「咻一下飛過去新創公司」)的單位發明了一種名為「鮭魚大砲」的東西,這條管子長得像一條架在山川之間的超大型吸管,用以幫助那些在下游焦慮徘徊、力爭上游的鮭魚抄捷徑,省略好幾天的洄游過程,以「搭高鐵」的方式瞬間空降到上游。

螃蟹郵票

在方寸中當一個快樂的追蟹人

你曾經在郵票上看過螃蟹嗎?翻開《世界螃蟹郵票圖鑑》,對常人來說略顯艱澀的學名與生態知識旁,是一張張描繪精緻、甚至帶著個性筆觸的螃蟹郵票,令人忍不住翻看不停,不知不覺認識了196種螃蟹家族的成員。

臺灣大學森林系博士許嘉軒_陸寄居蟹

海岸林下的攻殼機動隊

以前當成寵物玩具銷售的陸寄居蟹,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許多人都曾飼養,卻對牠一無所知,更不知在參與玩寵的過程中,這個物種正一點一滴消逝。從好奇到投入研究,許嘉軒成立「陸生寄居蟹 Land Hermit Crabs」粉絲頁,喚醒人們對陸寄居蟹的記憶與保育意識,希望可以為臺灣留住這個獨有的生態風景。

台灣招潮蟹

蟹蟹好奇妙!食用生態全指南

由海到陸,經過漫長的演化,如今在深海、潮間帶、高山溪流等地,都有機會找到蟹的蹤跡,牠們也發展出不同的特徵或行為,來適應所處的環境。為什麼螃蟹大多橫著走?吃土、吐泡泡有什麼原因?讓我們從生態習性到食用眉角,更進一步探究螃蟹的奧妙。

螃蟹料理_秋蟹料理

喫蟹秋饗宴,不落窠臼的美味人生

食慾之秋,同時也是螃蟹最肥美的時節,從漁港購買當日現捕的新鮮魚蝦螃蟹,已成為饕客的必備行程。但是,怎麼挑選肉質肥厚、蟹黃飽滿的螃蟹?回家後該如何烹調才能保持鮮嫩肉質及甘美海味?還有什麼你該知道的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