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陳惠琪 阮予希 陳右穎

【青農對談】農漁村生存指南與交陪心法

你曾經憧憬過養殖漁業或從農生活嗎?離開沉悶的辦公室,藍天白雲取代天花板,風和日暄是天然的照明及空調,身心自由後彷彿連空氣都特別清新。但是鄉村生活不如都市便利,濃厚的人情味中隱藏著交際規則,勞作辛苦更是無法言喻。三位來自農漁村的青年,以不同身分與角度分析利弊,指引欲移居及返鄉的人一條明路。

沙拉與玉米筍

【植物系.食旅日誌】玉米筍的逆襲

讓我們歡迎最佳配角獎,得獎的是……看到玉米筍時,我有這種感覺:它拿食材界奧斯卡最佳配角,肯定當之無愧。

光泉保久乳

【臺灣究小食】愛的封存──臺灣保久乳(上)

還記得上個月專欄聊到「早餐界訂閱制先鋒」的羊奶嗎?玻璃瓶180毫升裝、每日新鮮配送的溫熱羊奶雖然曾是一代臺灣人的共同記憶,但礙於味道較腥羶,加上須為家長們有意識地訂購,小孩們才得以攝取,羊奶並不是每個臺灣人的回憶。

金門迎城隍的蜈蚣陣

【神明好農情】金門迎城隍,神人同樂會

去過迪士尼樂園的人都知道,比起遊樂設施,更不容錯過的是遊行表演。在金門後浦地區,每年有一場精彩度不輸給迪士尼的大遊行,稱作「四月十二迎城隍」,這一天後浦人集體動員,傾城伴隨城隍爺出巡,也會邀請當地眾神與臺灣各地城隍作客,歡欣鼓舞的像是一場神與人的同樂會。

《八月狂想曲》

【文明野味】蟻夢

「有時,我也會夢見自己成了人類,在數字裡跋涉一生
穿越無數的0,或穿越無數的同類向更深更深的慾望森林探險……」
──辛金順,〈蟻夢〉

雜菜湯

【異鄉人的療癒餐桌】在雜菜湯中找回了自己

2017年的冬天,我隻身一人來到倫敦讀書。在這之前我對未來人生方向迷惘了一陣,學術研究沒進展,家人生病,與當時男友隔著七個小時的時差。我白天在餐廳廚房打工,晚上回研究室讀書,身心俱疲但又原地踏步。最後在一股衝動下壓死線申請了全新領域的研究所,匆匆打包行李,一個瞬間就把自己丟進完全陌生的地方。

飯湯

【菜市人生場】好山好水好飯湯

晚上8點,屏東春日鄉的餐館裡,有一桌特別熱鬧,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菜單上哪道菜還沒吃過──結論是都吃過了。看樣子是熟客,老闆介紹:「這家人在市場賣豬肉,店裡有些肉也和他們家訂哦。」

「希望之海」藝術裝置

老街重生計畫,找回海口青年生力軍

海風陣陣,走在雲林臺西的中山老街,不見富麗堂皇的傳統建築、人聲雜沓的小吃店,冷清的街道店門緊掩、房屋破敗,很難相信這是雲林沿海最早開發興盛的「臺西第一街」。2021年水牛設計部落受公部門委託,進駐老街修頹屋、辦商展(siong-tián),歡迎大家一起「踅海街」。不僅阿公阿嬤歡喜「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在外工作的年輕人也相約回來,開始思索在家鄉生活的可能性。

鄉間小路小村日和有機走村

《鄉間小路》2022年4月號 小村日和.有機走村

散步於小村,奔流的溪水、田裡的作物、均一價的柑仔店與古早味麵包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雖然村子小小,人有點少,日子卻過得很「有機」──不是農業型態、只看認證的消費時尚,而是人與內在身心狀態、外在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

田墩海堤的木麻黃林道

【島民觀察】金色小島的綠野生機

季節中的小島生活,照時行。2月,晚冬初春,一邊搓著冰凍的雙手,一邊開心總算有冬天的感覺。大概是因為極端氣候變遷,金色小島經歷了幾年的暖冬與乾旱,這兩年的酷寒則增添了過節的氣氛,不需要透過太多的商業燈光或人工裝飾,朋友說,金門的冬天有溫帶國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