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救援最前線,重返野外前的避風港灣

野灣團隊

野灣團隊由一群年輕的野生動物工作者組成,包含臨床及病理獸醫、保育員、環教及募資專員等。

文字/楊理博 攝影/林靜怡

披著迷彩斗篷,頭戴迷彩遮臉帽,雙腳踩著長筒雨靴,一身出野外的裝扮,卻出現在有著中央空調、酒精層層消毒的純白醫療室中,顯得有點突兀。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以下簡稱野灣)保育員廖朝盛每日在人造的建物、籠舍中照顧受傷的動物,心中盼望著有一天能看到牠們重回野地的懷抱。

時間回到五年前,幾位野生動物工作者發現,東部沒有野生動物的專責救援機構,許多受傷的動物必須舟車勞頓送往西部,因而延誤了黃金救援期。於是他們成立野灣,並於2020年承租池上牧野渡假村中的閒置空間設立動物醫院,與野生動物救傷的中央主管機關林務局簽署合作協議,和臺北市立動物園(北)、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南)共同建立全島的救援體系。

照護的親密,是讓牠們學會與人保持距離

醫院座落在花東縱谷的大片稻田之間,二樓的「住院部」是廖朝盛每天工作的場所,目前住著從各地送來的白鼻心、赤腹松鼠、領角鴞、鳳頭蒼鷹、杜鵑、花嘴鴨等動物。籠子裡擺放著樹枝及新鮮綠葉,佯裝成動物熟悉的野外環境,廖朝盛躲藏在迷彩裝之下小心翼翼的餵食幼獸,並測量、記錄每日的體重與進食量,也藉由觀察動物的排便與精神狀態來判斷其健康狀況。雖是親密的照顧工作,廖朝盛卻相反地必須盡可能隱藏自己,避免野生動物習慣人類而影響到日後的野放。

「我們還必須每兩天把動物帶到外面晒太陽一次,否則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對生長快速的鳥類或幼獸來說特別重要。」廖朝盛一邊說一邊脫去身上的迷彩裝,拉下籠子外的遮光布,裡頭三隻領角鴞瞪著不安的圓滾大眼躁動著。原來捕捉對動物來說是驚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卸下迷彩偽裝也是讓牠們學會與人類保持距離。廖朝盛將戴著牛皮手套的雙手伸進籠中,熟練的抓住一隻鴞仔,另外兩隻緊縮在一旁,「牠們看起來很可愛,但其實都是猛禽,所以一定要戴手套。」

為了照顧各種不同的動物,野灣盡量依照動物的生態習性打造籠舍。穿山甲最不好照顧,因為很容易受到驚嚇,一被驚嚇就不吃不喝,因此牠們住在獨立的水泥房中,並鋪上乾燥的草堆供躲藏。同樣是敏感體質的山羌,一旦過度驚嚇甚至會橫紋肌溶解而死,也因此山羌的籠子打造成中間有可開關隔間的雙室籠,當需要清理排遺的時候,就先打開隔間將動物移到另一邊,再關起隔間清掃,這個設計也可以減少移籠作業的過程中動物與人的接觸。這些都是野灣與其他單位交流,及過去兩年照顧動物習得的經驗。

一旦動物恢復到正常健康狀況,便會開始進行野放訓練與評估。目前住院部樓上的房間就住著一隻評估中的杜鵑,空蕩的房間中擺上幾枝樹枝作為棲架,以便觀察其飛行能力的復原狀況。廖朝盛手拿網子進入屋內,原本停在樹枝棲架上的杜鵑便起飛亂竄。廖朝盛並不急著出手,專心觀察杜鵑的動向,等待,就當杜鵑在地上停頓的那一瞬,下網,順利捕捉。抓到杜鵑後他恢復一貫快速的工作節奏,將杜鵑裝進籠中,並收拾殘食。下樓時與另一位夥伴擦肩而過,「樓上沒有水囉!」工作的交接就在一句話間完成。

身著迷彩裝餵食動物
餵食動物也要身著迷彩裝,避免動物習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