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157 頁
【畫女話她】從暴力到歡愉的蛻變之旅
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1930 ∼ 2002,原名卡特琳.瑪麗–愛妮絲.法.德.桑法勒)是20世紀著名的法國雕塑家、畫家,同時也是導演。
【散場見】可以前往任何地方的盡頭, 給《羊之木》的小城守護神諾羅羅
《羊之木》是日本導演吉田大八的作品,獲得釜山國際影展評委會大獎,2018 年上映。電影主要是描寫日本由於犯罪人數過剩,加上鄉鎮人口流失問題,提出了新的假釋制度,六名假釋犯被安排到海邊小城市重新生活,負責接待他們的市公所職員月末一,也因此和他們勾扯出一連串的故事發展,替原本看似安寧的小城市,帶來陣陣波動。
【柔軟時光】大自然中的顏色
初秋時分,不用上課上班的假日,兩個孩子分別有想去的地方和想做的事情,爸媽也得顧及自己的喜好及當下心情安排活動,此時,氣象預報就是我們安排行程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
【人生書報攤】熱天雨後的閱讀時光
8月底到9月初,臺灣連續多日下起豪雨,最初的幾天雨下得太急導致南部成災,之後又輪到北部遭殃,湊上年底就要大選,天災人禍的爭執不休,鬧得全臺沸沸揚揚;在雨尚未停歇的時刻,如何才能遠離這些比雨水還要黏膩的口水呢?
【Parirayan 交換日記】把語言種在土裡(上)
秋天,收穫的季節,各族各部落在不同的日期都舉辦了自己的豐年祭、收穫祭,今年武棟與拔而熱資兩家也應阿美族友人邀請,帶著孩子們前往花蓮,觀看港口部落四年一次的升階儀式。儀式的焦點是整夜歌舞與不斷敬酒的男子 們,隔日清晨他們以飲盡一大碗米酒象徵通過考驗,得以進入下一個年齡階級。
【廚房的模樣】編輯家的餐桌
2013年10月上旬,我參加了為期八天的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每天晚上,從世界各地前來躬逢其盛的紀錄片工作者、觀影者,都會聚在一家名為香味庵的店鋪,一同小酌、交換觀影心得、談論各自國家的話題。
【遺忘考】老眷村新部落──臺中大雅忠義社區
循「信字號」三字走入擺滿盆栽的小弄,密集的平房,多為黑瓦紅磚木門,很容易察覺是眷村,但隱約又有些不同,生鏽的鐵門被大鎖綑綁,積滿灰塵的椅子兀自立著,只有爬藤植物垂降,生機蓬勃。
【民俗開講】請王爺──遊府吃府、遊縣吃縣
王爺,是古代帝制王朝、封建社會對封有王爵身分者的尊稱。受封為王者,不見得只有王公貴族,對國家有貢獻、受到皇帝肯定,也都有機會獲得封號,晉身王族。只是在臺灣民間社會,王爺並非那種天高皇帝遠的歷史人物,反而是與臺灣人緊密生活在一起的神明,甚至在各地發展成系統龐雜的迎王、送王儀式,締造多元豐富的王爺信仰文化。
【野地生活練習】拓印一個午後的相聚時光
那一天約好了拜訪友人山上的家,出門時,外頭正下著大雨,秋天的溫度,微微裹上了一層涼意,伴著雨絲往山裡去。在這樣的季節裡,即使不見陽光,心頭也不覺得沉悶,一進入山區,薄薄的雲霧,繚繞在山頭上,山好美,雨下得朦朧。
【大地物語】達魯瑪克部落的人情美味
臺東縣卑南鄉的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是縣內唯一的魯凱族部落,離臺東市區僅有20分鐘車程。傳說於大洪水時代,達魯瑪克的祖先逃至肯杜爾山避難,等洪水退去,他們才在山下建立部落。直到日治時期一場大火,把所有的建設都燒光了,祖先才一路遷徙,幾經波折搬到現址,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