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做病蟲害防治 「智慧精準噴藥機」省藥、省工、減少農職災

「自主移動智慧精準噴藥機」於田間精準噴藥情形。(圖片提供/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農業面臨氣候變遷加劇作物病蟲害,以及從農人口高齡化、缺工等挑戰,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開發「自主移動智慧精準噴藥機」,可透過預先設定,讓噴藥機自動巡視田間作物,拍攝作物影像,透過AI辨識確認病蟲害種類,即時噴藥防治。智慧噴藥機針對病徵精準施藥,可減少農藥用量,替代農民施藥省人工,更讓農民避免藥害的職業災害風險。

「自主移動智慧精準噴藥機」採用成本較低的超寬頻(UWB)定位導航,有滑軌式升降臺搭配植株拍照裝置及噴藥桿,可偵測、適應作物葉片高度攝影及噴藥,已取得國內新型專利證書。夏季設施高溫對農民不友善,以智慧噴藥機做病蟲害管理,不必農民親自進入設施;並且噴藥機採用鋰鐵電池作為動力源,在溫網室設施中使用,不會排放廢氣,不造成空氣汙染。

農業部高雄農改場今日舉辦「農事好幫手─智慧小小兵來也!」記者會。(攝影/游昇俯)

「自主移動智慧精準噴藥機」(中)首度在農業部亮相,兩旁為超寬頻(UWB)定位導航標籤。(攝影/游昇俯)

高雄農改場副研究員潘光月表示,作物病蟲害影像透過AI學習辨識,小胡瓜病害辨識率已達95%以上,但須注意避免陽光、反射光干擾辨識;包括番茄、小黃瓜等直立型作物均適用此噴藥機,未來進一步擴充訓練,即可辨識相關病蟲害,並可應用於露天栽培。

智慧噴藥機長、寬僅45公分乘40公分,可適應設施栽培畦間狹小空間,3.3小時充飽電就可連續作業7小時。噴藥機自走導航精度在7.2公分以內,並配備光達裝置可避免碰撞人員及環境;設計有無線充電樁,有如掃地機器人一般,作業完畢可自行返回充電。

潘光月指出,智慧噴藥機目前用於病蟲害管理,未來隨著搭載機器手臂等裝置,還可協助農民採果、授粉等農事。噴藥機現正公告技轉,初估每臺造價約40萬元,但視未來推廣量產可望降低成本,若能獲農糧署納入農機補助範疇,電動農機補助一半,還可大幅減輕農民負擔。

「自主移動智慧精準噴藥機」正面照。(攝影/游昇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