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魚婦養成筆記】人生苦短,甘味長存——秋刀魚

說到秋刀魚,電影迷幾乎都會想到小津安二郎的遺作《秋刀魚之味》吧!這部電影裡面沒有任何一個片段有秋刀魚,片名則取自小津安二郎母親所寫的日記。

【朝食部】香草奶油

最近就迷上用各種口味的奶油醬抹麵包、配湯吃,最常做的就是香草奶油,奶油室溫放軟,隨意採幾把香草在手,南方這麼熱的天,院子裡只有九層塔和巴西里活著,採集它們回來切碎,再磨一瓣蒜泥,一起攪拌進奶油裡,蒜味香草奶油完成。

【行舟地】巨象佇立的群礁地帶

北海岸親水活動興盛、水下畫面絕美,一直是我想多方探究的區域。這次找到曾在蘇帆當教頭的前輩亮哥,隨他出這趟午後夕陽團。十多位學員先來到岬角旁的昭明宮會合,教練們推出宮廟後方倉庫的衣架車和鞋、帽等裝備,進行行前講解。

【農婦心底話】料理大集會

小飽以手揉麵製作兩款麵包:其一使用農家自產的蜂蜜和米磨成的米粉,做成「蜂蜜米麵包」;其二挖了農園裡的馬鈴薯,摘了些彩椒,做成「馬鈴薯田園麵包」。

【野雜學】縱橫山野的良伴

時至今日,刀也還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別的不說,就說在最前線的農業生產現場吧!因應不同的生產作業需求,就有相應的特殊設計刀具出現,漸漸形成一種地方特色、部落特性。

【時與光】炎夏花之禮

不摘葉、讓莖抽高,一支兩支的唇形科特有的層塔花串慢慢展開,紫色花穗,如吐唇舌,從底到頂,此起彼落。花香味不若葉子嗆,將一兩串甚至已夾帶種子的花苞,泡熱水做花茶喝,淺酌陌生的馨香。

鄉間小路4510林木

《鄉間小路》2019年10月號 林木lîm-bok

原木經製材廠加工,就成了充滿可能的媒材。依照木頭的紋理、質地等特性,大至建築家具,小型玩具食器都能以木為原料。對木藝創作者而言,木頭是有溫度、可再生的材料,在創作的過程中,還有陶冶性情、凝聚向心力的益處。木聚合為林,林又生成木。林木的循環,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台大實驗林木材實驗工廠

【從林成為木】從一棵林木足跡,看見木材產業鏈

1960年為教學研究目的成立的臺灣大學實驗林,不但擁有南投的6個營林區,還有串起從林木到器物各產製環節的木材利用實習工廠,並在其他森林作業、管理、企劃、育樂、教學研究組等研究員協同下,讓實驗林自1991年實施天然林禁伐政策以來,彷彿像是一處林業技術的保留區。

懷德居上課空間

一所庶民木工學校

循著北77鄉道,蜿蜒小路來到一處緩坡、林木環繞的山坳,這裡隱藏著臺灣第一所木工實驗學校:懷德居;在木工愛好者心中,這裡是作夢,也是實現夢想的天堂。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找到歸屬感的木工大家庭

午後陽光灑落,透入老舊晦暗的南機場忠恕社區地下室,這裡是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的木工班基地、學員合力將木棧板重製成多樣木作的空間。敲敲打打的木工時光,在主要培力學員——無家與經濟弱勢者漂泊的生活中,扎下安穩的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