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季節共農,與心共食

文字/小海 攝影/林靜怡

「不管吃幾次都好吃!」當Can把芋頭糕端上桌時,大夥立刻圍過來。從土地到餐桌的滋味,是這群人聚在一起的原因。依循季節,他們誠懇地來回俯身耕作,土地便如同上緊發條的鬧鐘,在每一季響起豐收,喚醒這些親近自然的靈魂。「再過一陣子就有洋蔥囉!」品嘗盤裡餐點,期待田間的收成,持續的付出與享受,醞釀成這群人在中央山脈東側、鹿鳴溪旁的踏實生活姿態。

「共」的多種想像

一臺冰箱、一個廚房,甚至共用一輛車。「我們這個年代資源比較少,所以分享的意圖大於競爭。」樂天回想起剛來到陌生的土地,大夥利用「恩典牌」家具(也就是鄰居友人贈送的二手物品)打造居住空間,練習「共」生活,包括在有限空間裡使用有限資源。

「其實房子裡每個角落都充滿互動與故事,不過在廚房裡的總是特別精彩。」如果用餐時各煮各的,廚房可能會不間斷的被過度使用;但如果夥伴彼此協調,一起料理共食,就可以為地球省下不必要的浪費。

「雖然說是共食,但廚房的空間這麼小,根本不可能一堆人擠進去一起煮。所以我們都是先決定好由一個人負責煮,其他人備菜。」「輪流下廚,也就難免會有人燒壞鍋子。」不知道燒壞兩個還三個鍋子的維恩,是個手腳靈活的木工。共農共食只有四個字,但能夠做的事情不只如此,像是夥伴大青,就是個探索天然素材的自然家屋實作者。「我們在廚房裡不只煮飯呀,有時候煮竹子做手工,或是做皂。」在廚房這個空間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像和善用廚具的方法。

「不同的人用不同方式料理,可以讓我們更認識食材。」新加坡來的Kennie在鹿野打工換宿時,遇見尋找耕作同好的Can,兩人成為伴侶加入共農共食。Kennie偶爾思念家鄉味,就會料理出讓夥伴驚豔的食材搭配。共食沒有侷限他們對餐桌的想像,反而拓展眾人的視野。

「共」在這裡,也不代表著每個人都得做一樣的事,反而是學會找到協調的頻率。「我們試著培養出良好的討論方式,例如練習如何避開情緒發言,或者嘗試不要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大家總是在餐桌上打鬧喧囂,但面對複雜情境時,每個人都有著細膩溫柔的心境。

「我們不該去計較每個人分工的分量,用貢獻度來談論誰值得被怎麼對待,這樣就失去一起生活的意義了。」共農共食沒有具體定義,而是反覆藉由這些有時困惑有時煩憂的相處過程,長出當下樣貌。

在共農抵達共食之間

「地上爬的這叢是仙草,還有這個紅藜是自己長出來的。」Kiki和樂天的田裡有著各種不可思議美麗與驚奇的作物。「這兩隻鵝,是來自朋友養的鵝孵出來的蛋唷!」她們在田裡養著雞與鵝、貓與狗……,鹿野生活,讓共農共食長出不同於以往的樣貌。「共農最基本的解讀是一起農事工作,但我們相信在不同土地上只要心繫著友善環境,這樣的態度就可以是共農。」最初大家在同塊田裡分工除草、插秧、翻土……,現在則隨著每個夥伴的自由發展,拓展到不同空間中。豐富的生活,吸引Kiki的母親與妹妹都加入共農共食的行列。

「Kiki媽媽炒的米粉超級好吃。」「還有妹妹小六的甜點!」無論夥伴增加還是減少,三不五時的開桌共食依然停不下來,每家端出自己的拿手菜,飲食生活比以往更加豐富。「有時在我家吃,上次去他們家幫忙清冰箱。其實共食不只是鼓勵大家一起吃飯,更包括前後採賣、烹飪、耕作食物的態度。」

各種食材經過巧思就能變成容易保存、便於分享的佐醬。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