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100 頁
【臺灣究小食】母親的孤味
2020年雖然流年不利,但是臺灣本土電影的發展倒是卓越。因為電影《孤味》而突然之間竄紅的蝦捲,是個容易被遺忘,但猛然想起會格外懷念的滋味。我私心想著,在《孤味》這部電影中,使用蝦捲這樣的食物代表著母親這輩子的人生奉獻,著實為十分妥當的隱喻。
【歐陸食旅味】一往情深的鱈魚乾
葡萄牙被旅人評價為歐洲物價最低的國家,表面看似誇讚葡萄牙親民,卻也同時嘲笑他的江河日下,走進里斯本舊城區阿爾法瑪(Alfama),28路電車叮叮作響穿梭在蜿蜒起伏的坡道上,斑駁掉漆的牆面有殘缺的幾何花磚與彩色塗鴉,狹窄巷道裡汽車亂停,繁華褪去的里斯本帶有一股迷人殘破感,最珍貴的是人們依舊歸屬於這裡的生活氣息。
《鄉間小路》2021年2月號 豐藏存食
什麼食物配飯,可以猛然喚醒沉睡好久的味蕾記憶?農家子弟或許會想起曾經吃到怕的菜脯番薯籤、漁村離島多的是魚乾蝦乾、工商時代則替換成麵筋瓜仔肉罐頭──以上皆是保存食,將盛產的農產漁獲以風乾濃縮、以醃漬添味、以發酵昇華……更重要的是延長食物的貯藏期限。
【小島大海】海龜,你好嗎?
江湖上傳言:「摸一下海龜罰30萬!」因為海龜在臺灣是保育類,摸不得、餵不得、騷擾不得。這幾年我在小琉球與海龜共游不下百次,都沒讓牠得逞撞我半次,牠來、我閃,省了好幾千萬,每一次與龜共游安全下莊,都覺得自己很富有(笑)。
歡迎來到平行時空大旅社
化作時空旅人,走入還開著的老旅社,聽白髮蒼蒼的經營者訴說曾經;即使荒蕪廢棄,仍有可能從古老物件,窺探旅社的最後時光。然而,在臺灣歷史的各階段,還有更多風華一時的旅社客棧。可是後來,有的陳舊得被人遺忘,有的改建成不同樣貌,有的在大火、空襲、強拆中一日夷平,什麼都沒有留下。歡迎來到平行時空大旅社,讓它們在影像與故事中重現輝煌。
【旅社行腳】地方賊/老旅社不變的老
當代的住宿有很多選擇,從飯店、民宿,到旅館、背包客棧,它們多半鄰近觀光景點,方便遊客前往。然而,臺灣某些地方還留著一些常被忽略的旅居空間,那就是旅社。她不一定會出現在著名的觀光區,但在一個城市或小鎮曾經熱鬧的街上,或是鐵路、公車總站前,一定會找到幾間。隨著市區移轉、人們對旅宿需求的轉變,這些旅社陪著老街一起沉寂。
時代路口不滅的一盞燈——看盡關山繁華起落的金玉旅社
在城鎮發展過程中,如何看待老屋一直是個艱難的課題,用價值還是價格的眼光?從懷舊或未來的角度?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是浮動的。關山老街上的三間老旅社各自走上不同的命運,一個被夷為平地,蓋了新大樓待租;一個預計在道路拓寬工程中拆除,在民眾聲援下被保住,但未來的使用計畫未知;唯獨金玉旅社仍在營業,老闆娘是85歲的羅梅。
來去東和大旅社住一晚,品味時光陳釀的紋理與人情
抵達南國屏東的東和大旅社,正在看電視的邱尖阿嬤緩緩起身走向櫃檯,貓咪在旁喵喵迎接來客。填完旅客登記單(阿嬤特別檢查字有沒有寫工整),她領我彎入昏黃窄廊的房間,把桃紅毛巾及盥洗用品放入浴室,提醒睡覺可以開小燈、棉被不夠蓋再告訴她……,古樸的陳設、貼心的問候,讓人恍若不是出門在外,而是回到懷念的阿嬤家。
【旅社留影】記錄/文明的荒蕪之境
我喜歡用相機記錄那些被人們遺棄的建築,各式各樣任其荒廢的建築都訴說著那個地方的過往,它們有著前人生活的痕跡與見證,更甚者能代表一地的歷史變遷。
【非關爬山】山屋、獵寮與石洞
回顧2020,確實是臺灣山林中人聲鼎沸的一年。新冠肺炎無形中鎖國,加上山林開放的政策引導,山林成了新興的旅遊勝地。親山或許是一種正向的休閒活動,卻也衍生了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