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歐陸食旅味】在異世界旅行的食物們

安達盧西亞是西班牙最熱情浪漫的地區,它位在充滿和煦陽光的伊比利半島南端,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相望,西元8世紀阿拉伯人乘著強烈的黎凡特風(Levant)入侵這裡,建立回教色彩的阿爾罕布拉宮、黃金塔、吉拉達鐘樓。過了八百年,天主教勢力的伊莎貝拉一世領軍南下收復失地,不願信奉天主的摩爾人流亡山邊洞穴,跳起悲憤自信的佛朗明哥舞;他們昔日的堡壘格拉納達,成為哥倫布航向拉丁美洲的出發地,替西班牙開啟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菜市人生場】菜市場是一個網羅

「億萬家產徵婚友0933-xxx-778」位在臺中市臺灣大道一段、一條防火巷內的電箱上,出現了這則手寫廣告。「欸,要打嗎?」臺中朋友笑說。

【鄉村好好生活】創業與傳統的雙重挑戰

百年閩式古厝藏著新穎時尚的西式甜點,紅磚屋瓦混合著傳統花磚,看似衝突卻又完美融合,而百年傳統糕餅鋪又該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站穩腳步?黃朝翔遊走於古樸與創新之間,拚盡全力。

半個蔬食者的告白:我懶惰,所以我吃素

說起為什麼開始吃素,我搬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只是為了省錢,以及一個毫無濾鏡的懶字。

漬物好鹹怎麼辦?沒吃完的罐頭能不能放冰箱?保存食大補帖

保存食賦予食材更長的保鮮期,卻也衍生些許錯誤與疑惑——醃漬發酵可以少放點調味料嗎?一夜干跟魚乾一樣嗎?沒吃完的罐頭不可以放冰箱?從製作到存放,最容易誤會搞不清的保存食困惑,為你一一解答。

青葉罐頭工廠

罐頭工廠直擊!堅持MIT的好味道,將台味推向世界

隨著2020下半年臺灣豬肉恢復出口,把滷肉飯等小吃文化放進罐頭裡的青葉食品,也等於把臺灣美食推向國際。標榜「開罐即食」的罐頭,保留了料理的口感,延長了食物的賞味期限。罐頭食品的技術為何能達到長時間保存的效果?走進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廠房,一探製作過程的專業條件。

打開塵封已久的罐頭傳奇:全臺曾有81間鳳罐工廠?三罐王是哪三罐?

鳳梨、洋菇、蘆筍,這三種食材的共通點是什麼?它們都是臺灣罐頭史上的明星,1967年,以這三種罐頭為首的罐頭產業賺取大筆外匯,占外銷總額的12.3%,達到歷史高峰。罐頭的起源地是19世紀初的法國,起初應軍糧保存的需求而生,後來應用到一般食品。一百年後,罐頭在臺灣的故事,則要從一位日本人開始說起。

大膽發揮不設限,保存食的華麗轉生術

以發酵、風乾、醃漬封藏臺灣四季之味,勾勒出食材截然不同的面貌,ULV餐廳主廚Sid展現大膽創意的個性,將多種保存食混搭並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在味蕾細節處蘊藏小心機,使風味圓滑柔和。以北歐料理手法為主軸的現代歐陸菜餐廳,不是譁眾取寵,而是讓人深刻記住,想要再次回味。

從果醬出發,開啟一場神聖的熬煮之旅

採訪這天陽光正好,謝妙芬正準備製作薑味糖漿,把薑一根根仔細刷洗乾淨、晾乾,一步步切塊、熬煮、均質、過濾,手續特別繁複。「這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這句話謝妙芬重複了多次,令人印象深刻。她在2008年自創品牌「妙家庭廚房」,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不斷重複做著她心中神聖的事情——透過時間賦予果物與甜品更美好的風味。

馬祖傳統美食_封鰻_插畫/Ruth Yeh

封鰻、霉香魚、豬油蟹肉……記憶中的鹹香解開馬祖人的鄉愁

念大學時,有一位駐守過馬祖的教官說,當年一尾黃魚只賣十元。還有學生說,讀國中時,每天中午打開餐盒,又是兩隻螃蟹當午餐,眼淚就往肚裡吞。我念小學時,吃膩了家裡的早餐,拿一塊錢買兩個繼光餅。到了學校,見漁民在晒蝦皮,隨手抓它一撮夾餅吃,微鹹的芝麻餅香,使昏沉的神經頓時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