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好農情】祖靈的夢幻成真

文字.攝影/王曉鈴

1989年推出的美國電影《夢幻成真》,片中農場主人聽到一個聲音說:「只要建好了,他就會來。」這個他,指的是誰呢?農場主人在玉米田建好棒球場,目睹被判終生球禁的球員鬼魂來打球,死去的父親也來了,農場主人發現心中的缺憾因而彌補……。

當我在太巴塱聽說部落復原祖屋與祖靈返鄉的故事,想起了這部感動不已的電影,同樣都有人們對遺憾的縫補,充滿了有形與無形的感性場景。

在花蓮縣光復鄉北富村,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傳統土地上,矗立一座名為Kakita’an的祖屋。這一天,遊覽車載著遊客來到屋外,第59代繼承人Tipos Sawma(漢名何玉蘭)拿出米酒告知祖靈,請祖靈給予來訪者祝福。

Kakita’an祖屋在阿美族文獻上大名鼎鼎, 屬於太巴塱的創始家族,也是部落信仰及祭祀中心,從前族人獵回的人頭都要放在祖屋,只有這家人才有資格主持部落最重要的獵首祭。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將此指定為史蹟保存。遺憾的是,1958年風災摧毀Kakita’an,當時部落無力重建,中央研究院搶救了七根屋柱運到臺北,收藏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這七根屋柱有何珍貴之處?根據中研院民族所的資料,Kakita’an是迄今發現唯一梁柱上刻繪圖紋的傳統阿美族建物,圖騰描述太巴塱源起神話,包括發光的女孩、大洪水、兄妹婚、巫師降世及兄弟獵首弒父。

屋柱被取走經過半世紀後,Tipos被祖靈託夢,「祖先說,想回來。」然而,祖靈在哪裡?原來祖靈就在屋柱上,當年祖屋垮後,跟著屋柱一起去了臺北。

2003年部落年輕人到中研院索討屋柱,但風災損壞後的長度難以再當屋柱。評估之下,族人同意將屋柱留在中研院,「我們要的不是柱子,而是柱子裡的老人家。」屋柱可以不要,祖靈一定要迎回家。

PROFILE

王曉鈴 艋舺人,路過寺廟拜拜是日常。資深旅遊記者,採訪途中拐彎看廟是經常。研究宗教文化,思考土地農事與神同行是正常。著有《日本珍奇廟》、《日本岩手,掌心上的奇蹟旅程》。

重建的Kakita’ an,復刻出原屋柱上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