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百貨行的光陰化妝箱,走進山城煤鄉的平行時空

文字/Claire Chou 攝影/王志元

在平溪老街上開設「新建成百貨行」的阿治嬤92歲了,素顏的她膚況很不錯,看起來氣色也好,或許跟她賣了一輩子的保養品有關。所謂「百貨行」是早期各鄉鎮地方常見的店面,主要販賣學生制服、化妝保養品、衣服鞋襪等生活用品,小小的店面包辦人們的生活起居。

新建成百貨行成立於1953年,距今已近70個年頭,小小的店面能稱作「百貨」,自然是因為在那交通不便的時代,大城市才有時髦的大型百貨公司。鄉間地方人們進城採購本就不易,遑論平溪這樣的山城偏鄉,因而更依賴像是阿治嬤所開的地方小百貨行。

煤鄉曾有的黑金風華

在臺灣採礦的全盛時期,煤鄉平溪礦工貨郎川流往來,人吃馬嚼比肩雜遝。阿治嬤說,最熱鬧的時候,小小的平溪老街上就有七、八家百貨行,開學前買制服的家長可排隊排到老街對面。

比起有煤有金礦的金瓜石,平溪居民多以煤礦工為業,雖有過風華歲月,但普遍收入不高。婦女想保養肌膚,買不起基隆委託行的舶來品,就到阿治嬤的小小百貨行購買臺灣製造的平價保養品,這些目前仍在生產的老牌子,不管是面霜、髮油或香粉,都已陪伴婦女走過幾十個年頭。

阿治嬤細數每樣產品的功效與價錢,這罐抹臉、那條護手;瓶裝的抹頭髮、盒裝的去角質;藍色的男士專用、粉色的老少皆宜。每項產品各有特長,阿治嬤絕不亂套。就連每個階段的包裝與價格異動,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賣商品也賣人情

瓶瓶罐罐中,有一罐小扁盒面霜容量超小,阿治嬤促狹笑說:「那是瞇四色牌用的啦!」早期沒什麼娛樂,大人不進礦坑工作時,有時也會玩玩四色牌打發時間。但小賭怡情大賭傷感情,阿治嬤也曾被付不出錢的鄉親欠帳過。「親像以早有人跋輸筊(賭博賭輸),連囝仔讀冊要買學校制服的錢都輸去,你不讓他太太賒數欲按怎?」

阿治嬤有本帳簿記錄明細,但幾十年來看盡老街人生百態,清楚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得已,「那些賒帳的第二、第三代囝仔嘛攏大漢了,嘛不知爸母有賒數,我哪有可能去討啦。」阿治嬤從不為難厝邊鄰居,這是老人家一路走來的內斂體貼。

時空停擺的山城小鎮

阿治嬤的臺語有著特殊腔調,即使臺語流利的平地年輕人,也無法完全聽得懂。我們這才知道平溪在地的臺語保留了「老安溪腔」。更準確地說,阿治嬤的臺語有著濃重古韻,這與平溪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地理環境有關,使得在地語言尚未被平地同化。

許多臺灣製造的老品牌保養品,至今仍在生產,並透過地方百貨行販售給忠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