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半百老素料行點菜,進貢大魚大肉的素食胃袋

文字/Casca 攝影/謝佩穎

距離農曆春節倒數一週,臺中建國市場的日益素食材料迎來每年最忙碌的時刻。天色剛亮,謝林玲玟一面出貨給素食餐廳、零售業者等下游廠商,一面招呼絡繹不絕的散客。三坪大的攤位乾淨明亮,貨架上整齊排列兩、三百種品項,從新鮮的素料到罐頭、調理包,無論客人如何「點菜」,她總能俐落地手到擒來。

身為市場人,謝林玲玟與先生謝銘能早就習慣在大節日前夕忙得無夜無日,下午3點才得空吃完午餐的她,說起一家三代拚搏的素料事業,聲音中的疲憊很快就被熱情驅散。

獲選經濟部四星樂活名攤的日益素食材料已成立近50年,謝林玲玟的公婆是第一代創辦人。公婆白手起家的1970年代,正值臺灣經濟開始起飛,人們要吃飽,也開始吃得精緻,麵筋、麵腸、素肉等基本款素料逐漸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創新素料產品一一面市。看見商機的公婆,於是從麵廠轉作素料批發,成為最早進駐這座臺中最大傳統市場的攤商之一。

甫新婚,謝林玲玟就一腳踏進陌生的市場日常,在婆婆的嚴謹訓練下學習進貨、銷售、管帳。二十多年前,她與先生接手攤務,更多元、營養的素料已百花齊放,例如大豆蛋白製作的素火腿。追求健康、環保的茹素者日漸普及且年輕化,且不乏鍋邊素、方便素,或吃素時機彈性也不排斥肉食的「彈性素」。市場上出現彈牙的蒟蒻製素海鮮,以及做出逼真肌理纖維的素食鹹酥雞,吸引無肉不歡的消費者踏進素食之門。

臺灣搖身成為素料大國的過程中,像日益這樣的素料中盤商,是連結生產端與消費端的節點。日益銷售的豆類製品多數來自雲林西螺,其他素料加工品以向食品大廠進貨為主。每當廠商想推新產品,第一關得先通過謝林玲玟與先生的味蕾。「每樣產品我們都親自嘗試,自己在家也吃的東西,才會賣給客人。」夫妻倆嚴格把關原料來源與品質,確認口感天然不過度調味,尤其著重乾淨與鮮度。「我們每天叫貨,東西只要新鮮就會好吃,也跟廠商說信用最重要,只要有一次壞印象,客人就不敢上門。」

親戚每天新鮮現做的素香腸、自製菜捲是攤位上的限量人氣產品。前者以麵腸加紅麴製作,外層捲上豆皮,宜切片炸、煎,品嘗無添加的簡單味。後者以豆包裹住新鮮香菇、木耳、筍絲、紅蘿蔔絲,炸得金黃酥脆,也可買生的回去煮菜捲麵,品嘗蔬菜鮮美。

限量手工菜捲以豆皮包裹新鮮香菇、木耳、筍絲、紅蘿蔔絲油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