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的綠意與純植甜點,汲取療癒身心的能量

文字/張雅琳 攝影/王志元

每個造訪「微裸」甜點工作室的人,都會異口同聲留下「療癒身心」的評語。有別於一般教學場域,學員不只能在此學習到化繁為簡的純素無麩質甜點作法,也能在植物的陪伴下,汲取充沛的生命能量。

人們但凡都有這樣的經驗吧:摸黑走過一段路,突然前方一亮,眼前是別有洞天的美景,讓人喜出望外;造訪微裸甜點工作室的心境轉折,大抵如此。從捷運三和國中站按圖索驥前往,穿梭在街巷間的車水馬龍,最後喘吁吁地攀上公寓六樓,以為推開門不過是一般民宅,沒想到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綠意如畫、有如私人宴會般的場景。聯手打造出療癒空間的甜點師Yiru(朱奕儒)和植藝造境師Eden(張雲超),都是vegan,有志一同地將尊重生命的態度融於生活當中。

漸進式無麩質純植甜點

從小跟著家人吃蛋奶素的Yiru,笑稱自己是漸進式地成為vegan,原先是因為健康狀況而嘗試不吃雞蛋和牛奶,「過段時間再吃這兩樣東西,才發現那個味道我已經不能接受了。」她順從身體的選擇開始吃純素,卻驚覺喜愛的甜點幾乎都不能吃,索性查找歐美食譜等資料、自己調整配方,用豆漿、糖和玄米油、葵花油等植物油來模擬出蛋奶的效果,試做出不含任何動物成分、口感和一般甜點無異的純素甜點。

動手做之後,Yiru意識到麵粉絕大多數都是以進口小麥製作,「米是臺灣人的主食,就想說何不試著把它運用在甜點上?」她用米穀粉取代麵粉,做出來的旦糕口感更輕盈細緻、入口即化,也從純植甜點更進一步成為不含小麥麩質成分的無麩質甜點。Yiru將成品照片放在社群網站上分享,隨著朋友間「想吃」的敲碗聲越來越多,促使她起心動念經營品牌,以工作室的形式販售。

燒腦研發到簡單解構

從工作室延伸至開設教學工作坊,Yiru笑說都是順其自然,「別人告訴我他們有這樣的需求,我就覺得也可以試試看。」2019年開辦的第一場課程很快額滿,第二、三場接連登場,迄今已舉辦超過20場。雖然開課緣起只輕描淡寫地帶過,但Yiru對課堂內容可不馬虎,除了食材大多選用臺灣本產,另一重點是要容易取得,「如果我用特殊食材,一來學員很難買得到,二來容易只做一次就剩下很多,造成浪費。」為了支持自產自銷的小農,檸檬、芋頭等有機食材,她都是直接訂一箱在課堂上使用。

Yiru認為,純素甜點的挑戰在前期研發,要找出能取代蛋、奶的素材,調整配方比例,是最燒腦也最花時間的環節。試做成功後,她會進一步思考可以如何簡化多餘的材料,精簡出一套SOP流程。Yiru的課程還有個特色,就是「解構甜點」的教學方式,她把檸檬塔拆解成塔皮、鮮奶油和擠花,每個部分都能獨立出來,「比如學會塔皮的作法,也可以運用在做餅乾上。」不僅把看似複雜的甜點,經過拆解變得簡單,一學多用的概念,也讓學員深感受用。

招牌「果物千層」以米穀粉製成,夾心的純素版鮮乃油則以豆漿、椰漿和椰子油自製調配而成。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1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