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臺北的夏天總讓人煩悶,空氣潮溼、日頭不明朗⋯⋯我站在陽臺望著剛洗晾好的衣服,忽然間想起澎湖那片鹹爽的海風,與田間飄來的泥土香氣。
澎湖的土地不肥沃,水源也珍貴,但偏偏多風、少雨,土質沙礫含量高,恰好最適合種土豆。夏天在社區裡散步時,總會在用一塊塊石頭砌起的「菜宅」裡,見到土豆叢茂密的綠意。
隨著鹿麻產車站啟用,造訪的旅人越來越多。有人慕名而來,只為目睹小火車的魅力;有的人則對這座獨特的木造車站建築情有獨鍾。有人期待能與狗狗站長「波吉」巧遇,並享受騎著單車欣賞鐵道田園風情;有些人則希望在此探索菸葉文化的足跡……對於喜愛生活與文化的我而言,無論哪一個季節,鹿麻產總能帶來驚喜與發現。
這陣子實在熱得過分,訓練變得難以忍受。多數情況下,你只能選擇在無風的樹林裡被悶壞,或在無遮蔽的太陽下被晒到蒸發(除非你不挑天氣,那也能選擇冒午後雷陣雨的風險,然後被淋溼,或滑跤到懷疑人生)。
天氣的各種為難,光想到出門訓練就感覺皮膚黏膩發燙。但逃避訓練儘管身體舒服,內心怎麼也過不去。
家住新北,新店。景美溪一橋之隔就是臺北市,走過去從不感覺跨過了什麼城界。不過到了北岸,安全島上開始出現樹木,冬天葉片落盡,夏天開出繁花,於是知道身在景美了。
但那是什麼樹呢?長久以來我都以為是九芎。那排樹果實小巧,是九芎的樣子。九芎又名小果紫薇,若無花果,光看枝條,與紫薇非常相像。
阿里山小火車離開北門車站十多分鐘之後,窗外的景色由城市轉變成開闊的田園風光。經過牛稠溪支流的灣橋祕境之後,終於抵達鹿麻產車站。在阿里山鐵路平地段的四座車站中,鹿麻產站深具農村風情。周圍的作物包括稻米、甘蔗、荔枝、龍眼和菸葉等,春夏時節,稻穗在微風中搖曳。
五月某個週末,我臨時起意,快速打包,跨上機車騎到埔里,打算隔天直攻屏風山。
自從迷上越野跑以來,為了強化耐力與刺激肌力,我幾乎將所有空檔都用在訓練和賽事上,完全把自己當成認真的跑者。等想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我有一年半的時間沒有進帳任何新的百岳了。這次臨時起意,不免讓人想起來就興奮,前一晚在埔里的民宿反而睡得不太安穩。
今年第一眼看見阿勃勒張燈結綵,是在臺東。
日治時期糖廠改造的文創園區,許多特色小店藏身陰影裡,等待被晒得酥軟的人們鑽進去發現一方天地。老建築旁,一排阿勃勒盛開,像日光凝結在枝頭,光燦燦,吊燈那般垂掛著,蒼綠葉片在風中窸刷款擺,米白底,帶無數深黑刻痕的樹幹,讓人想到象的皮膚。
你知道魚池琴蛙是臺灣唯一會構築完整泥窩的青蛙嗎?雄性魚池琴蛙常看起來灰頭土臉,是因為需在離水近的土坡上築巢的緣故,巢穴一般呈現壺口狀,外部有落葉、枝條遮蓋。魚池琴蛙身長約三點五公分,四至九月的繁殖期,雄蛙會在築好的巢中發出鳴叫,吸引母蛙前來交配產卵。
從交力坪到水社寮,鐵道在四大天王山下繞行,小火車遇上了重重稜線,總共穿越八個隧道,兩站之間是阿里山線最多山洞的一段。隧道的一邊有時候是竹林,另一邊卻是峭壁。高度爬升並不多的旅程,看似沒有令人難忘的大景,卻處處隱藏小驚喜,等待細心的旅人細細品味。
打從開始跑步,到後來接觸越野跑,我就知道自己不是競爭的料了,只夠格當個喜歡跑步、偶爾比賽的鄰家大哥。
人家說「馬拉松的對手是自己」,越野跑也是,對我這種距離菁英選手遠之又遠的人來說,只要每次有一點點進步就很滿意了。這句話不僅是個讓人安心的藉口,簡直可以奉為圭臬。
有時,記憶與現實的相悖,會讓人感到往事如夢。木棉就給我這種印象。童年的歌詞裡,木棉道還是「夏天的浪潮」,如今蟬聲未起,木棉花早都掉光了。
木棉的花期到底在幾月?
二十年前的臺北記憶竟是五月,已全然不準。如今在中南部,木棉花大概二月底就已綻放。
大紫蛺蝶是臺灣極具代表性的保育類蝴蝶之一,也是目前列入保育名單的五種蝴蝶中,最為人矚目的一種。雄性與雌性最大的差異在翅面,雄性擁有深紫色斑紋。雌性則是黑褐色無紫色光澤,且體型較大。
在公路尚未開通的年代,阿里山林鐵是出入瑞里地區唯一的交通工具,交力坪車站則是其中的運輸、集散要地,曾為該地注入活水,帶來繁華盛景。在這村落裡,目前僅有幾戶居民靜靜守護,唯一的熱鬧,在元宵佳節期間短暫重現。跟隨退休站長邱宗焜的腳步,走訪這座山村小站。
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濟公》中,有把觀音菩薩贈送的扇子,能實現三次願望,實現一次裂開一道,裂三道就失去超能力了。那是把蒲葵扇。日後看到的濟公形象中,有時拿羽扇,有時拿芭蕉扇,我心想,這場戲真的只能用蒲葵扇呢。
蒲葵葉才有扇狀主脈,修剪一下就是蒲扇。華南是蒲葵原產地之一,果然是香港電影的道具。
臺灣生態獨特且豐富,擁有近五十種蛇類,常見的有毒蛇雨傘節、青竹絲、龜殼花,和無毒但是攻擊性較高的臭青公等。
其中一種稱得上沉默寡言、性情溫和的無害鄰居——金絲蛇,害羞沒有毒性,低調不常出現,鮮艷漂亮,全身盤繞橘黃或橘紅色條紋,臉頰邊有白色斑點。
從竹崎站到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之間,除了中途的奮起湖站,就只有交力坪站有派駐人力,辦理票務與行車運轉的工作。由於車站規模較小,「一人小站」的工作日常,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好奇。
家離山邊那麼近,一定很棒吧?我也這麼想。
大肚山和我的老家同屬海線,一直是臺中夜景勝地,但直到接觸越野跑,我才知道這裡也是在地跑者的熱門訓練地點:難度低、可跑性高、路線多變,而且距離我家只要車程二十分鐘。很棒吧?
然而,每逢假日有空,我往往還是捨近求遠,往谷關或泰安跑。
據統計,全臺老樹,主要是平原聚落中,綁上紅布條的那些大樹公,前四名的樹種為:榕樹、樟樹、楓香、茄苳。這每一種,確實都深刻交織在平民生活中。
日本人以溫帶民族的眼光,認為臺灣的亞熱帶意象,以榕樹和茄苳為代表,日治時曾大力推廣種植。然榕樹的根系兇猛,在擁擠的現代都市被漸漸淘汰,而茄苳留了下來。
說到貓頭鷹,除了平安、吉祥等象徵,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哈利波特」中的信差「嘿美」,雪白蓬鬆,乖巧有靈性,每次出場送信都讓人被可愛爆擊。全世界貓頭鷹有一百三十多種,臺灣就有十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