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生種】草鴞 Tyto longimembris pithecops

文字 編輯部
插畫設計 Hui Skipp 史吉普

說到貓頭鷹,除了平安、吉祥等象徵,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哈利波特」中的信差「嘿美」,雪白蓬鬆,乖巧有靈性,每次出場送信都讓人被可愛爆擊。全世界貓頭鷹有一百三十多種,臺灣就有十二種:有的臉看起來很不好惹,符合猛禽類的兇狠,有的看起來無辜但依舊是猛禽。草鴞在其中屬於可愛的那一邊,臉形接近心形,如同剖半的蘋果,遠看像猴子的臉,也有人稱之為猴面鷹。

草鴞常見於臺灣西南部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草生地或農耕地,晝伏夜出,頭部可以靈活轉動兩百七十度,全方位無死角觀察環境,多以鼠類為食。有別於一般把腳藏在羽毛裡的貓頭鷹,草鴞的腿優美修長,適合在草地行走。近來因為土地開發和鼠藥中毒等因素,數量只剩下幾百隻,需要積極保育,期待可以更常看見草鴞的「萌」禽鷹姿。

*資料參考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