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H5N1虐全球 重啟禽流感疫苗討論 改採載體疫苗有機會降低病毒變異風險

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去年開始在歐美大爆發,且超過96%都是感染H5N1病毒,大多數國家對於禽流感防治採撲殺策略,因此這波禽流感疫情對於雞肉及雞蛋的穩定生產供應已造成衝擊,歐美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已在討論是否施打禽流感疫苗,以降低禽流感對經濟的影響。目前僅有少數國家例如中國、越南、印度等國使用禽流感的死毒疫苗,從結果來看,效果不大。

新聞
雞舍改建獎勵辦法周五公布 進口雞蛋只限加工業者使用 價差由農損基金支應

從澳洲進口的36萬顆雞蛋運抵臺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日表示,進口雞蛋只是短期因應措施,透過進口及調度,預計3月雞蛋供應能滿足消費者每日需求,但每日雞蛋產量回到12萬箱水準約需2、3個月,農委會本周五將公布蛋雞場改建獎勵辦法,同時與地方政府合作,協助雞農解決雞舍改建過程中的各項限制。

新聞
超過10年無疫情 112年元旦全面停打羊痘疫苗 10月可成為非疫國

國內超過10年沒有再傳羊痘案例,經過專家會議評估,農委會今(23)日宣布112年元旦起,國內羊隻全面停打羊痘疫苗,半年後進行一次全國地毯式臨場訪視,預計9月填報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聲明我國為羊痘非疫國的資料,10月正式向WOAH聲明我國為羊痘非疫國。停打羊痘疫苗可節省疫苗施打成本,也有助育成率的提高,產業都相當期待。

專輯
【入世二十年的臺灣農業】專題報導

2022年元旦這天,我國加入WTO屆滿20年。前總統陳水扁於2001年11月20日批准我國入會條約,隔年1月1日成為WTO第144個會員,開啟臺灣貿易自由化大門,農業部門首度面臨國際化挑戰,歷經了「穩定中發展」的20年,農業部門今年將再次接下自由化的戰帖。

harvest7112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1年12月號 臺灣豬再出發-產業升級.接軌國際

究竟臺灣豬的競爭力目前來到哪個階段?產官學界如何協助產業重塑更強健的體質?盤點農委會百億基金計畫並深入全臺產業現場,由內而外的轉型工程正在各個角落發生,令人期待臺灣豬的破繭重生,不止於口蹄疫拔針後的狂喜,更將繼續穩健地實現接軌國際級水準的永續願景。

鵪鶉肉
新聞
成本門檻相對低 肉用鵪鶉將開家禽產業新篇章

一提到鵪鶉,大家會想到蛋用型鵪鶉生產鳥蛋,其實鵪鶉也有肉用型生產。依《禽畜史話》乙書提及:人類狩獵與食用鵪鶉的歷史久遠,考古學家在研究名聞遐邇之古埃及金字塔時,發現琳琅滿目的石刻壁畫上,繪有距今5,000多年前人們狩獵與食用鵪鶉肉的情景。

harvest7110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1年10月號 進化吧!國產鮮奶

一邊是具價格優勢的美紐澳鮮奶叩關壓力日增,一邊是國人對鮮奶的需求持續擴大,臺灣鮮奶的機會與挑戰並存,不僅亟須重塑國產鮮奶的特色與優勢,酪農業產官學界也正分別研擬不同的備戰策略,從升級自動化設備、研發國產飼糧到鑽研乳牛三大淘汰因素的乳房炎預防、跟進動物福利標章的全球趨勢等,希望帶領產業再次挺過貿易開放威脅,也期許能讓臺灣人繼續對國產鮮奶感到驕傲與信賴!

新聞
鎖定273場廚餘養豬小場 陳吉仲:10月起強化廚餘養豬管理

農委會將與縣市政府開會研商10月以後廚餘養豬新規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9月暫停1個月的廚餘養豬,全面稽查結果仍有24場違規使用廚餘,其中23場為小場。非洲豬瘟傳染風險最高者就是這些小場,農委會將對小型養豬場提升管理強度。

農委會每年2次調查國內豬隻飼養狀況,在肺炎疫情、非洲豬瘟隱憂下亦值得國人觀察。
新聞
養豬頭數近期調查:肉豬供應穩定 小豬場正持續退場

農委會定期於每年5月及11月辦理養豬頭數調查,除獲得毛豬現有在養量,以了解養豬飼養分布、產業經營概況及其變動情形外,並預估未來半年可供應國內市場屠宰量,作為供調節毛豬產銷及穩定豬價政策參據;目前看來,整體產業繼續朝向大型化的經營形態發展。

自百年前發現非洲豬瘟病例以來,非洲豬瘟病毒足跡已橫跨大半個地球、影響數十個國家。(示意圖,非病死豬)圖片來源/Jonathan Kemper on Unsplash
新聞
非洲豬瘟大事紀

自百年前發現非洲豬瘟病毒以來,它的足跡已橫跨大半個地球、影響數十個國家。近年傳入中國後很快便幾乎蔓延中國全境,與中國相鄰的臺灣也備感威脅。在中國、越南相繼染疫後,臺灣多次出現海漂死豬,及豬瘟肉製品闖關的事件,雖然至今(2021)年都成功守住國境,但卻在國內發現走私的疫區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