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宜蘭
從蘇澳東澳社區開往南澳朝陽社區的娛樂漁船上,一老一少的聲音交疊,臺語、國語穿插流竄,東澳里里長一句一語教導年輕人如何介紹東澳海面上的各處特色景致;青澀不輪轉的臺語被捲進漁船引擎裡,偶爾幾處發音不準也無人嘲笑,里長偕著社區居民感到欣慰,年輕人能夠走入漁村。漁船駛過粉鳥林漁港,留下一條漫行的水痕,沿著航行軌跡回溯先進討海的記憶,復刻說法、傳承語言文字的溫度,字句疊行的重量領著一眾乘客徜徉在東澳沿岸的美麗海景,盼這片風景也能在每一個來訪的遊客心中激起漣漪。
在鄉下農村東奔西跑期間,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晃來晃去看到別人家門前有好玩的事情時,可以立刻把頭伸進去他們家的庭院,或是走進人家的守備範圍問東問西,會受到非常和善的招待,有時還會大包小包的收到一些禮物。這個經驗是我在都市生活的時候完全沒有過的。
常常在村子裡結交老一輩朋友的結果,是日常的問候不是「醬油做了嗎」就是「炊粿了沒」,都不是什麼浪漫的語言,但是充滿了食物的元素,也充滿了季節感。醬油一定是熱到爆的仲夏,菜頭粿肯定是冷到發抖兼有過年氣息的隆冬。
近一波「臺旅大爆發」促進了國內旅遊風氣,然而如何不讓「報復性旅遊」曇花一現、長期穩定地發展休閒農遊?開休閒農業先鋒的宜蘭,大型休閒農場積極與國外市場接軌,小農串連社區資源共同把餅做大,全民一起動起來。
您是否曾經被如絨毯般綿密且廣闊的新社花海震懾過,或者是否曾經在草莓盛產的季節,呼朋引伴相招到苗栗大湖採草莓?在每個人的Facebook、Instagram相簿中,或多或少都有幾張以稻田為背景的美照。放假時到休閒農場或是休閒農業區走走已然成為現代人經常選擇的旅遊方式之一。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利用耕耘機與人力手拉車組裝成的「鐵牛力阿卡」,將早期農民不可或缺的農事幫手,轉變成載著遊客走訪社區、最接地氣的交通工具,鐵牛車隊所帶起的休閒農業,更讓老化的農村找回發展生機。
近來宜蘭地區夏季高溫炎熱、雨水偏少,田間甜菜夜蛾密度攀升,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甜菜夜蛾危害青蔥嚴重,田區相鄰農民應共同防治,懸掛性費洛蒙誘引劑捕捉成蟲,並適時施藥,避免蟲害影響青蔥產量品質。
過去宜蘭地區青蔥少見二點葉蟎危害,但今年冬、春兩季,宜蘭地區氣溫偏高,雨水卻明顯偏少,使得二點葉蟎族群數量較往年同期都來得高,在三星鄉、宜蘭市等青蔥主要產區,3月已有2至3成田區發現二點葉蟎危害。
宜蘭青蔥去年冬季爆發黑腐病,管理不善田區,罹病面積可達6、7成,影響品質產量甚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今年入冬即著手進行農藥調配的田間試驗,依其配置用藥,青蔥罹病程度大降至0.6%,且農藥用量減少6成多,節省用藥成本也超過5成。
宜蘭縣南方澳漁港1日上午發生斷橋意外,造成16人落海,斷裂的南方澳跨港大橋橋體不只導致油罐車翻落起火,更壓毀3艘漁船,造成6名受困外籍漁工死亡,截至3日11時半,失聯的6名外籍漁工遺體已全數尋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