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遊樂3】休閒農遊的先鋒者:宜蘭

文/段雅馨 攝影/張家瑋

無論是規模大的老牌農場,或是自耕自營的小農,整個宜蘭都以「友善環境」和「串連資源」為主要核心發展休閒農遊。

與生態共好的綠色農遊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企劃輔導科科長李長珊說明,宜蘭在反六輕時期就能大致看出當地追求永續的意識,2000年枕頭山休閒農業區和中山休閒農業區相繼設立,觀光果園如雨後春筍般接續湧現,「農場」的概念也逐漸成型。2006年雪山隧道通車,為了降低人潮大量湧入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宜蘭非常有意識地發展生態友善的農業旅遊;十多年過去,洶湧人潮不比當年,蘇花改通車也讓花東成為國內農遊的新熱點;而這次疫情雖讓上半年幾乎沒有遊客上門,卻也給了宜蘭一個重新思考休閒農遊未來發展的契機。

長年研究與輔導休閒農業的國立宜蘭大學副校長陳凱俐分析,交通便利促使好山好水的宜蘭成為農遊寵兒,而官方民間的互相合作更掌握了後天優勢,「宜蘭這邊自主性滿高的,16個休閒農業區幾乎都是由下而上發動,」陳凱俐解釋,宜蘭結合了產官學組成「休閒農業策略聯盟」,包含了休區業者、農會、改良場、縣政府、宜蘭大學、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等,每年定期討論、持續調整發展策略。「凝聚力夠,有共同目標大家會一起推,這也是休區會成功的關鍵。」

小農互結聯盟不搶客,共同發展地方特色

宜蘭的中山休閒農業區(簡稱中山休區)是全臺灣第一個示範休閒農業區,區內有向來享負盛名的香格里拉休閒農場、三富休閒農場和東風有機休閒農場此類大型農場,然而中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中山雞場負責人林長輝補充說明,「其實我們這邊還是小農比較多,業者本身就是農場主,而我們的特點就是一定都以農業本業為出發再加以發揮成休閒,是真的『有休閒也有農業』。」

從專職農業生產跨足到設計服務體驗,身為過來人的林長輝相當有感觸。27年前林長輝從父親手上接下養雞場,當時遇到中盤商收購價格下跌、合作的餐廳相繼倒閉、大規模養雞成本上升等瓶頸,讓林家決心轉型,跳脫被動決定農產價格的窘境,「與其給人家壓縮價格,倒不如我們做精緻一點,自己接觸消費者。」中山雞場從3、4萬隻一路慢慢將生產規模縮小到現在的3,000隻左右,把開銷實際用在雞隻身上,品質做起來了,「客人要吃我們的雞就一定要來我們這邊。」林長輝說。

林長輝帶領自家雞場與區內各農場主發展中山休閒農業區。

林長輝將自身經驗傳授給區內各農場主,從各自觀望、半信半疑的初始期到現在,中山休區內有16座體驗館、12家民宿和七間餐廳,「食宿育樂購,我們統統都包含在裡面。」林長輝更點出「同中求異」是中山休區能夠持續推動的核心。

茶樹和柚樹是中山休區主要的種植作物,除了採柚、採茶體驗的「基本配備」,每家農場還得另外想個不一樣的亮點,林長輝直白地說:「不然彼此搶客人,大家很快就掛掉了嘛!」中山休區將農場的定位細分成體驗組、住宿組和餐飲組,每家農場自行選擇要往哪一個類別發展休閒農遊,彼此之間做出區隔,「(遊客)進來就是我們共同的客人,(農場)彼此介紹帶去其他農場做不同體驗,把產值最大化。」同樣都種植茶樹,中山休區發展出茶凍雕和彩繪、綠茶酥DIY、茶葉染布、檜木再生環保筷等不同的體驗,林長輝拍拍胸脯驕傲地說:「我們這邊是真正把農事體驗當作農場一項收入在經營,不是兼職的喔!」

摘了滿手的茶葉,非常滿足,有成就感。

一心二葉茶職人體驗 茶苗利用成盆栽

綠野茶園主人李振福在宜蘭冬山鄉種茶四十餘年,一路見證當地茶產業發展,李振福解釋,以前茶葉一年可以做五至六季,後來成本相對較低的中南部茶產業崛起,再加上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國外茶葉進口迎來第二次挑戰,當地茶業轉為一年做春、冬兩季,另一方面也漸漸發展起休閒農事體驗。

「你記住一心二葉,像這個就可以採了。」「你要兩手併用啊!採茶哪有那麼多時間!」李振福一面教學如何採茶,一面督導採茶品質與速度,茶職人的體驗十分有樂趣。除了採茶之外,綠野茶園的另一項農事體驗是「茶凍雕和彩繪」,茶凍裡的花朵調色也都是純天然,紅色使用火龍果、黃色運用梔子花、綠色則是以綠茶調製。

1.記取一心二葉的口訣,摘採茶葉。2.摘下來的茶葉蒐集進腰間的小竹簍裡。

另一家茶園——花間茶語前兩年加入中山休區,從一級生產、二級加工,正式跨進三級的銷售與服務,兼顧飼養小魚、種水耕茶苗還有觀賞功能的「小茶魚栽」是農場最新發展出的農事體驗。茶園每年都會留下3,000、4,000株剩餘茶苗,花間茶語負責人李維把茶苗與廢棄竹子再利用,以竹子作為盆栽基底種植土耕茶苗;今年重新設計,竹子用璃瓶罐取代,罐子裡注水養魚也養茶,原本土生的茶葉也能做水耕。

同樣都是種茶樹,相異的定位與體驗行程讓「同中求異」的策略發揮最大效益,林長輝期望未來透過與旅行社合作帶入更多國內旅客,不只從住宿到農事體驗全能一次享受,各式農事體驗更希望吸引遊客光臨不只一次,持續發現中山休區之美。

青農返鄉為休閒農業注入新想法,師徒制度緩解人力老化

林長輝回憶30歲返鄉推動中山區轉型,一晃眼20年過去,他笑說自己都從青農變不知道什麼農了,玩笑話裡藏真心,林長輝指出休閒農業需要更多年輕人的投入,「休閒農業要發展,真的需要青年力量加入,不然可能現在發展得很好,未來我們老了沒人來做也不能持續。而且沒有青農,真的就少了一點活力。」

花間茶語經營到第三代,除了延續茶廠事業,更拓展「揉捻代工」、茶葉加工產品,以及系列的茶體驗。李維說他一開始就瞄準休閒農業,但隨即面臨青農返鄉最大的痛點:資本。「一開始想說拿著麥克風講一講就可以了,模式看起來很美好,不過跨到旅遊,要做品牌、打知名度、造形象等等的其實很不容易。」雖不至於青黃不接,但總不能眼巴巴地乾等客人,夫妻倆回頭投入茶葉生產,開始有了基本穩定收入,李維反思道,「生產型農業比較少人想回來做,因為比較辛苦,但是投入就發現其實很值得做。」

花間茶語發展以心靈療癒為主的體驗,小茶魚栽是「魚茶共生」的最新力作。

有了穩定資本之後,李維再做設備升級,把製茶過程中最耗時費力的揉捻機械化,連附近的老農也把採收後的茶葉交給他「代工」,光是這項服務就占了茶園收入的三分之一,李維說:「回過頭來說,也就是一定要賺到錢才有後續的東西。我們在說農業六級化,我覺得並不是一加二加三等於六,而是一乘二乘三才會是六,當你『一』是零的時候,後面什麼都沒有了。」李維不僅道出青農返鄉的共同痛點,更也展現了中山休區「以農業為本」再往外發展休閒農遊的精神。

1979年創立的頭城農場可說是臺灣休閒農場的老字號品牌,120公頃的農場包羅了農田生產、體驗行程、食農教育和餐飲住宿,近幾年向外對接國際農業旅遊趨勢,對內投入社區參與,老字號的頭城農場仍不斷跟著時代腳步前進。

圖左為頭城農場行銷經理江富美,圖右為企畫經理林宏達。

從生產、餐飲到住宿 創造生態永續農遊

頭城農場行銷經理江富美說,頭城農場最初就想做永續,只是當時尚無永續相關的準則依據;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發展永續的參考依據,頭城農場運用此依據對標課程安排、餐飲住宿、經營策略,朝著永續農遊目標邁進。

「綠色廚房」就是頭城農場在餐飲永續的體現,起源來自吳秀娟及馬愛雲發起的「臺灣生態廚師學程」,頭城農場的綠色廚房由主廚吳小龍執掌,用農場自產的農產煮出一道道在地美味。頭城農場企畫經理、環境教育專案人員林宏達解釋,臺灣生態廚師學程在全臺各地開設,旨在培養廚師以正確的生命態度認識農產,今年來到宜蘭,頭城農場認為在學程結束後餐飲永續的精神值得繼續發展下去,他說,「以前是開放遊客來採果樹,現在把它做成料理,進一步把宜蘭的風土滋味轉化成更多面貌。」頭城農場定位為宜蘭當地教育廚師認識生態與食材的中心,自身以綠色廚房服務遊客,未來也期望能進一步協助培育更多生態廚師。

1.頭城農場綠色廚房主廚吳小龍使用農場自產作物,烹調出各式料理。2.綠色廚房一道道的在地美味。

 

頭城農場在體驗課程的設計上也花了不少心力。頭城農場董事長祕書莊幼惠過去待在時裝產業,也當過衝浪教練,現於頭城農場由豬舍改建而成的「永續生活實驗教室」開發各式各樣的體驗課程,平均每個月就有一項新課程推出,提供不重複的體驗活動。

莊幼惠利用廢棄玻璃瓶設計出不同的體驗課程,桌面上都是她精心製作的作品。

發展休閒農遊的關鍵:人才培育

頭城農場經營數十年,仍舊能夠不斷創新,江富美指出其中的關鍵在於「人員」與「定位」。

江富美說明,在全球旅遊準則認證(GSTC Criteria)裡面很強調「利害關係人」,包含環境生態和農場員工,甚至推及到整個社區。而以農場來說,第一線的夥伴因為需要給予遊客立即性的服務,對於永續經營的概念比較無感,於是他們透過拜訪社區了解當地文化、參訪漁港認識漁獲、邀請在地耆老進到農場交流等方式讓所有員工浸潤在人與土地共榮共好的氛圍當中。

「以打掃房務舉例好了,我們沒有罐裝水,客人想喝水就拿提供的杯子到走廊的飲水機裝,一開始清潔阿姨也會覺得洗杯子很麻煩,現在是如果有客人抱怨麻煩,反而是阿姨主動跟他講這樣做很環保、很永續。」江富美語帶驕傲地繼續說,活動課程是能夠盈利的主力,他們選擇花時間研發,使用許多廢棄玻璃與農業資材設計出專屬頭城農場的內容,「其實一個DIY不用那麼辛苦,但這是一個正向循環。」

休閒農場在臺灣遍地開花,江富美建議每個農場應多多思考自己的定位,「當你的人都撒在服務現場就沒有人靜下來思考,可是大家的發展階段都有所不同,也不能用統一的樣板套在每個農場上。」她繼續補充,「有的人重視華麗的硬體設備,我們喜歡在軟體方面著力,這都很好,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定位。」農場有什麼特別資源?之於環境與農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透過不斷詢問與討論,縱使是老農場也能持續產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