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記憶中的漁村藍圖 青銀共學傳承在地文化技藝

學生們專注傾聽老里長分享兒時漁村生活的趣事以及東澳漁業發展的轉變。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 蕭堯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賴玟潓

從蘇澳東澳社區開往南澳朝陽社區的娛樂漁船上,一老一少的聲音交疊,臺語、國語穿插流竄,東澳里里長一句一語教導年輕人如何介紹東澳海面上的各處特色景致;青澀不輪轉的臺語被捲進漁船引擎裡,偶爾幾處發音不準也無人嘲笑,里長偕著社區居民感到欣慰,年輕人能夠走入漁村。漁船駛過粉鳥林漁港,留下一條漫行的水痕,沿著航行軌跡回溯先進討海的記憶,復刻說法、傳承語言文字的溫度,字句疊行的重量領著一眾乘客徜徉在東澳沿岸的美麗海景,盼這片風景也能在每一個來訪的遊客心中激起漣漪。

宜蘭縣連結大臺北都會區與東海岸生活圈,憑藉著優良的港灣與漁場,鞏固漁洋產業在宜蘭的重要地位,相關的漁獲捕撈、加工銷售、餐飲和造船維修等產業鏈,成為漁村經濟活動的基礎,串聯港區周邊的特色海岸地景,聚集媽祖信仰的宗教節慶活動和鯖魚節等重要的漁村文化資產。然而漁業資源減少、漁船經營者的世代交替斷層及漁業缺工等問題,使得漁業傳承問題浮現。青銀共學的緣起構想來自於代間交替的隱憂,高齡化社會的浪潮衝擊,嘗試藉由經驗豐富的退休長者經驗傳承,相互照顧相伴分享資源, 因而構想出青銀共學、青銀共遊、青銀共居、青銀共食、青銀共伴等創新模式。

東澳的天然海灣。

父執輩的智慧,造筏技藝的傳承

東澳位於蘇澳與南澳交界,三面重山圍繞,一面向海,捕魚兼種菜的人生,打磨出一雙雙厚實的手。這裡的討海人占多數,靠天吃飯的他們掌紋痕深,眼裡有光;談到生計樂天豁然地說:「這裡有平原與海,有魚捕魚,沒魚就種番薯」眼尾的皺褶夾帶汗水結晶。

與多數漁村面臨相同的問題,年輕人口不願接下家業紛紛出走,社區因此面臨人口老化危機。據去年蘇澳鎮戶政事務所的統計,東澳里的人口總數共376人,而常住人口僅約200人,其中65歲以上的人口占了78人,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越超高齡社區的標準。為解決社區老化嚴重的問題,東澳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推動休閒漁業,希望創造當地更多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流社區;也希冀透過不同宣傳模式,能讓更多人認識社區引以為傲的東澳美景以及在地人文歷史故事。

繞過粉鳥林漁港,右彎後會看到第一處礁石,叫作「阿仙達仔」。「達仔是礁石的意思,名稱由來不知道,以前沒有漁港時就靠阿仙達仔阻擋東北季風及風浪,讓漁船可安全停泊於此。

賴海維生的漁村有各式不同的捕魚方式,但隨著科技日益進步及時代的更迭,捕魚器械日新再新,過往使用的漁具逐漸被汰換、被時代遺忘。為重拾父執輩早期造竹筏的工法,於父親節前夕,社區邀請當地耆老、壯年以及青年共同舉辦「東澳竹筏工作坊」,重現傳統竹筏的製作過程。

在造筏師傅以及八旬老漁夫的指導下,由中壯年居民出力,年輕人在旁偷師學習,逾40年未再做過的竹筏再次重現在居民面前。看到多年未見的竹筏,勾起老漁民兒時記憶,聊起小時候幫忙家裡捕魚的回憶,兒孫輩也在一旁側耳傾聽,「三代」同堂的畫面煞是溫馨。

歡快的氣氛下,竹筏比預想中更早製作完成,眾人與造竹筏的各路好手們一起留影紀念。

青銀共學:記憶及味蕾的饗宴

除了開辦竹筏工作坊外,今年的父親節還有一場特別的餐會,社區的長青食堂多了幾張年輕面孔幫忙張羅餐食。透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小社區大事件」社企平臺的聯繫,地方邀請國泰醫院的營養師帶著食堂的煮婦們開辦食魚工作坊,製作健康美味的新鮮魚貨;料理期間營養師細心講解,與社區媽媽們分享食材怎麼食用才健康,不時穿插著趣味的小問答,煮食多年的奶奶總是搶先回答,逗得屋裡眾人哄堂大笑,笑聲滿盈的食堂為東澳增添一抹青春俏皮的活力。

海大學生們也進入漁村社區,與長青食堂的媽媽們一起洗手做羹湯;一眾人合力將鮮蔬塞入小卷腹內再用竹籤封口,青銀世代攜手協力為辛苦造竹筏的父親們製作佳餚。料理期間老里長也親臨現場,學子們見老里長來興奮地圍在一旁,探問社區居民早期的生活故事;好奇發問的孩子們惹得老里長開心,敞開心胸暢談故事,從兒時生活經驗一直談到上學時的趣事,以及近年來東澳漁村發展面臨的問題,學生們專注聽老里長說故事,也在此過程中更了解漁村發展的現狀及挑戰。

青銀世代合力分工將胡蘿蔔、芹菜、玉米筍以及滑蛋塞入小卷腹中,製作健康美味、營養滿分的彩蔬小卷。

共創「三代」同在的東澳漁村藍圖

一場特別的父親節餐會,社區老中青三代同聚,此次的食魚工作坊,藉由共煮、共食過程拉近青銀兩世代間的距離,學生也在漁村長輩引領下以長者為師,在互動過程中反轉「長輩是需要受人幫助的」角色定位,讓青銀世代有親近、認識彼此的機會;而工法技藝及家鄉回憶的傳承、交流是銀髮世代與青壯年世代的接合劑,透過溝通對話、經驗分享縮減世代間的隔閡,也藉此讓年輕一輩更了解社區並多關心地方事務。

透過舉辦各式工作坊以及讓年輕人接棒實際操作乘船導覽,達到青銀共遊、共學、共創目的,也希冀透過學校與高齡社區對接的經驗分享,讓社會看見青銀世代合作的能量與可能性。

社區高齡者不該被視為勞動市場的弱勢而被忽略,透過社區活動讓高齡者適性發展,在青銀互動過程中讓社區長者尋得動力,提升社會參與的意願。藉由雙向的青銀共學活動,讓年輕人進入社區替地方高齡服務增能,盼年輕世代在看到漁村動能後投身地方轉型,參與娛樂漁業漁船導覽培訓、推廣在地食魚教育以及協助爬梳在地文史,青銀世代各盡所能,推動東澳漁村順利轉型,共創三代同在「人-海-文化」共榮共存的東澳藍圖。

東澳漁村青銀共遊,同乘娛樂漁業漁船至鄰近朝陽社區交流,透過共乘共遊活動,偕年輕世代更深入地認識東澳風景、傳承漁村記憶。

本文轉載自408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青銀共遊共學共創 「父」刻記憶中的漁村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