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農委會高雄場召開創新技術發表會 展示「生物炭發電」
循環農業被視是政府最重要的農業政策之一,其中「生物炭發電」技術更是創新做法。為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高雄場)特別於4月17日召開「循環農業之生物炭發電系統示範觀摩會」,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也偕同相關主管到場出席。林聰賢指出,「生物炭發電系統」可將木質材料農業廢棄物透過科技汽化裂解方法,不但解決環保問題,同時產生綠能及農業可利用的副產品,值得大力推動,也是推動循環農業的重要利器。
「從一而種」,紅豆品種愈「純」愈好
臺灣紅豆每年種植面積約6千公頃,年產量約9千至1萬1千公噸。目前紅豆種植主流品種為「高雄8號-紅蜜」、「高雄9號-紅寶」,皆由行政院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高雄場)研發。
怕冷怕風又缺工,蓮霧農轉作增多
連日低溫凍得許多民眾受不了,也讓蓮霧農民眉頭深鎖。這兩年臺灣蓮霧外銷量翻了 6倍,但嬌貴的蓮霧怕冷又怕風, 2012年全臺蓮霧收穫面積約 5千公頃,卻因極端天氣影響,去年下滑至3千5百公頃
【young農】高雄農改場場長林景和: 農業需要務實、不要浪漫!
農家出身的林景和強調年輕人務農應該思考如何加強自己的技術與能力,持續評估產量、品質、市場、及成本,不要被「棄百萬年薪從農」的夢幻形象影響。
天鴿颱風生成,高雄場籲請農友加強防範措施
依據中央氣象局預報,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之熱帶性低氣壓,已於8月20日形成本年度第13號颱風「天鴿」,預計在8月22日最接近臺灣。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籲請農友妥為防範,加強栽培設施固定及田區排水,並注意田間殘枝落果清除,減少病原菌感染源,避免風雨過後因病害大發生,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
師法日本新潟越光米,美濃農會「高雄147號」地方品牌米上市
日本新潟縣魚沼出產的越光米是知名的「米中之王」,許多人去當地旅遊都會特別帶上,高雄市美濃區農會也致力打造地方品牌米,主打「高雄147號」米種,希望消費者往後聽到都能直接聯想到「美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