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怕風又缺工,蓮霧農轉作增多

文/ 林宜潔 圖片提供/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連日低溫凍得許多民眾受不了,也讓蓮霧農民眉頭深鎖。這兩年臺灣蓮霧外銷量翻了 6倍,但嬌貴的蓮霧怕冷又怕風, 2012年全臺蓮霧收穫面積約 5千公頃,卻因極端天氣影響,去年下滑至3千5百公頃,總產量更只剩 5年前的 6成,加上栽培管理成本高,需要密集勞力投入,雖然市場需求大,許多蓮霧農仍紛紛另尋出路,改種起價格不錯的芒果,這波下滑趨勢目前還看不到底。

極端氣候影響,蓮霧5年來棄種增加

蓮霧是高屏重要產業,2012年蓮霧外銷量約4百噸,這兩年一舉衝到2千9百公噸,需求量翻了6倍,其中有高達96%都是銷往中國。

高雄區改良場副研究員賴榮茂說,目前臺灣蓮霧在中國頗受歡迎,蓮霧不比其他農產品有加工價值,多以鮮食為主,能夠在採摘後直接有銷售去處很重要。雖然出口量不到總產量的10%,外銷價格還算不錯,對於農民收入仍有一定助益。

但這樣的產業榮景,許多農民看得到吃不到。2016年莫蘭蒂颱風,屏東佳冬農民余昶佑經營的蓮霧園,高達4成蓮霧樹都被吹垮,許多樹甚至被連根拔起。「重新種苗到能穩定收成要等5年,被風打壞恢復最快也要3年。」

他感嘆地說,蓮霧不比蔬菜,投資時間成本長,天候極端不穩之下,承擔風險更高,雖然災後自己仍堅持經營蓮霧,有許多同行不堪跟颱風對賭,早就撐不下去。

根據農委會統計,2012年全臺蓮霧收穫面積約5千公頃,去年下滑至3千5百公頃,總產量更從8萬噸下滑到5萬噸,只剩5年前的6成。

「最慘有聽過果農5年領了4、5次的災害補償金。」賴榮茂表示,氣候不穩定直接影響農民收成部分蓮霧農不堪損失,導致棄種潮。

農試所鳳山分所李文立主任觀察,芒果近年價格不錯,也外銷日本跟中國,屏東枋寮許多蓮霧農改種芒果,芒果園比蓮霧園好管理,估計蓮霧農未來仍可能延續轉作潮。

蓮霧栽培管理不易,蓮霧樹躲過天災才得以結實纍纍。

不只颱風,蓮霧怕冷又缺工

除了怕風,天氣一冷蓮霧表皮容易出現凹坑,也容易在未熟狀況下落果,失去商品價值。而如果雨勢太強,濕度太高,蓮霧也容易有病害。

另一個棄種原因則是農村高齡化。賴榮茂表示,蓮霧經營管理需要密集人力投入,而種植蓮霧的地方又以屏東最多,占整個蓮霧產業的7成,老農退休,又無第二代接手,直接影響蓮霧產業。

賴榮茂補充,近來也聽聞有通路商想要進到生產端,建立蓮霧示範園,以穩定產銷供應,或許也是蓮霧產業的另一新發展。

找出新品種、改善栽培習慣

為了振興蓮霧產業,高雄區農改場針對蓮霧果樹體質調整下了不少工夫,像是透過樹型調整,讓光合作用的效能更好,進而強健樹體,加速蓮霧果樹受害後的恢復能力,最近冷氣團來襲,果園也可以抽取地下水來幫蓮霧樹保溫。

2014年,農試所鳳山分所研發出了新的蓮霧品種「臺農3號」,色澤深紅討喜,甜度更高,個頭更大,單顆重量可以達到2百克甚至3百克,又名「黑糖芭比」,最重要的是更不怕冷。

鳳試所指出,黑糖芭比的冬、春、夏果良率高,果皮顏色較不易因為低溫受影響,形、色、質俱佳,符合臺灣高級禮盒的規格要求,相當適合年節送禮。

李文立說明,目前全臺種植黑糖芭比的地區有高雄六龜跟屏東佳冬,總種植面積約為40到50公頃,產量十分稀少,在拍賣市場曾經喊到1公斤1千元,未來將繼續推廣新品種,提高蓮霧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