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農】高雄農改場場長林景和: 農業需要務實、不要浪漫!

內容提供/ Young農通訊 文/ 陳亭安

曾任屏東縣農業處長、去年接任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的林景和,擁有豐富的農業學經歷,他建議新一代青農及農校學生,不要看到夢幻、浪漫的東西而決定從農,農業需要的是務實經營!

農家出身的林景和強調年輕人務農應該思考如何加強自己的技術與能力,持續評估產量、品質、市場、及成本,不要被「棄百萬年薪從農」的夢幻形象影響。「青農要定位自己是經營者而非耕作者,」林景和強調,充實基本功、善用政府資源且懂得跨業合作很重要。

此種務實心態同樣運用在高雄農改場的經營上。除了從事試驗與研究,農改場重視對農民的輔導與協助。現在有愈來愈多農民選擇跟企業契作以保障收益,隨著檸檬市場需求提升,民國105年起,林景和帶領農改場同仁主動接觸檸檬契作農戶與企業主,安排安全用藥課程,讓契作雙方了解安全用藥與加工規定。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林景和。

林景和提到,不同的檸檬加工品及外銷管道的檢驗標準皆不同,農改場為每個契作打造「客製化」課程,包括屏東內埔的永大食品科技、軒禾農產行等都參加過課程,幫助前端的農民種植及後端的企業加工都符合標準,達到雙贏。

面對氣候變遷,林景和指出臺灣降雨量從年平均2,500毫米提高到2,800毫米,數值看似不高,但現在下雨較往常集中,88風災甚至3天累積3,300毫米降雨量。他表示,植株若碰到風就倒、不耐水,颱風一來農民心血便付之一炬,因此農改場培育或改良品種會以「能夠適應氣候環境」為前提,再考量品質、產量、及市場接受度。

在農業人力短缺與循環經濟的趨勢下,研發省工機器、推廣使用益生菌及減少農藥用量、推廣有機與友善耕作等,目前都受到農改場重視。「農業是非常腳踏實地的,」林景和強調,務實幫農民解決問題是農改場的核心任務。

(轉載自《Young農通訊》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