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蕉
農委會農糧署上周實施收購去化措施,將B級蕉作為餵豬飼料,目前產地A級青蕉價格已回升至每公斤10元。農糧署今(26)日表示,近來天氣轉涼,香蕉品質回升,且接下來市場水果僅剩香蕉、木瓜、芭樂等,可替代消費的水果有限,香蕉去化壓力已趨緩。
臺灣曾是香蕉王國,1967年,高雄市旗山地區的香蕉,因香蕉鐮孢菌所造成的黃葉病而大受打擊,影響外銷。1960年代,南部香蕉產區也因香蕉黑條葉斑病菌所造成的香蕉黑條葉斑病大流行,而遭受嚴重損失。這些真菌可導致某些品種的香蕉絕種,在以香蕉為主食或是重要經濟作物的國家,這些真菌讓數百萬蕉農與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7日預告修正「陶斯松為禁用農藥」,全面禁用時程從原來的115年1月1日,提前至113年4月1日,即陶斯松產品只能用到113年3月31日止。香蕉等4種農作物相關蟲害目前仍缺乏合適的替代藥劑,農委會各場試已著手試驗,找出可用的替代藥劑或其他防治方法供農民使用。
農委會上週預告陶斯松為禁用農藥並自115年1月1日生效,最快4月15日可正式公告,全球已有38個國家執行禁限用管理措施,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盤點使用陶斯松作為殺蟲劑的農作物,在有替代防治方法的前提下,決定分階段禁止陶斯松的輸入及製造、加工分裝、出販賣及使用。屏東科技大學植物醫學系副教授陳文華表示,陶斯松為農民常用藥劑,便宜又好用,農委會應在禁令生效前與農民溝通宣導其他防治方法。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日本經濟隨之起飛,對於香蕉需求也日益增加。為了應付日本市場的龐大需求,臺灣掀起了一股種蕉熱。受惠於可由基隆港運輸到日本之便,臺北香蕉一時盛產。但是好景不常,1917、1918年發生象鼻蟲災害導致產量銳減,政府為避免蟲害擴大,嚴禁人們繼續種植。不得已,香蕉只好往其他地區發展。
農委會農糧署今(6)日媒合量販業龍頭家樂福與和寅精緻農產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由和寅與農民契作產銷履歷香蕉約100公頃,保價收購,穩定蕉農收益,家樂福保證收購每年約2,160公噸,提供消費者可追溯生產流程、安全的履歷香蕉,互利雙贏。
在曾是香蕉王國的臺灣,香蕉從南到北,由西至東都有種植,於是香蕉成為連鎖超市量販店推動食物轉型的主角,經過數年的開疆闢土,在家樂福超市的銷售架上,消費者已買不到沒驗證的香蕉。履歷蕉、有機蕉、金蕉伯、石虎山蕉,這4種驗證香蕉,串起大賣場的香蕉食安與生活理念。
香蕉產業曾經面臨過全面性的崩潰,香蕉的瘟疫從20世紀中葉至今仍在蔓延,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所以過去十多年來曾有過未來將無香蕉可食用的預言。為了讓後代子孫可享用甜美的香蕉,策略性的選擇各地品種雜交育種是擴大香蕉遺傳多樣性的可行方法,DNA研究可作為追溯香蕉雜交育種史的重要依據。
111年度香蕉收入保險今(1)日起開賣,至明年3月31日止,試辦地區新增新竹縣及宜蘭縣21個鄉鎮市區,從南到北,全國已有13縣市共99個鄉鎮市區參與開辦,投保面積將再擴大;同時,蕉農最垢病的相鄰田區保費落差太大問題,在新年度保單也獲得解決,改以同縣市同保費為原則。
我國向紐西蘭遞件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CPTPP是防檢疫最公開透明的區域協定,以中國連續以介殼蟲為由,片面暫停臺灣鳳梨、釋迦、蓮霧輸銷為例,臺灣遭遇不合國際常理及欠缺科學證據的檢疫刁難,事後對岸甚至相應不理、拒絕諮商,這種情形在CPTPP會員國間將不會發生,會員國藉由公開透明的機制與科學對話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