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綠主張】給孩子的禮物──廚房裡的真食學習之旅

起初,我的廚房知識大多得自母親;尤其是婚後,為人妻、人母為家人備餐,更依賴母親的廚藝傳授。然而,這世界變化太快,愈來愈多的速食產品、食品添加物、基改產品……,許多食農與料理知識不得不與時俱進。從母親而來的知識在觀念上或許傳統,卻十分激勵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依然堅持捲起袖子洗手作羹湯。因此,食物成為一場無言的對話,把三代的情感傳承下去。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區漁會投入食農教育 不只是懂吃還要習得漁村技藝

食農教育持續在各地發酵,漁業署也在107年啟動漁村青少年技藝傳承推廣教育計畫,歷經1年半的時間,中華民國全國漁會22、23日辦理39區漁會的推廣經驗競賽,由彰化區漁會及興達港區漁會獲得第一名的肯定。長期關注漁村活化轉型,同時也是競賽評審的海洋大學應用經濟所助理教授蕭堯仁認為,食農教育是延續和活化漁村生命力的關鍵,透過現場體驗和傳授正確的產業知識,讓漁村的孩子身體裡保有漁村的記憶與技藝,埋下未來返鄉發展的種子。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徵案開始 最高補助15萬

食農教育不只在餐桌上,也可以走入產地、在桌遊中學習,「108年食農教育推廣計畫」徵案開跑!即日起至5月31止,主題符合「在地農業生產與環境」等條件就可以報名,農委會歡迎各級學校、社團法人及農企業踴躍提案,預計補助60案,單案補助最高15萬。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綠主張】從飲食教育出發:帶孩子從生活中學習

再訪《真食育》媽媽王巧溱,她最大的孩子現今已是國一生。她回想:「孩子帶給我們太多太多未曾想到的挑戰……下廚時,1個湊過來要幫忙,另外2個也會跟上來,你就要想辦法讓他們都有事情做。」事實上,孩子會踏進廚房,一開始多半是好玩的成分居多。然而廚房裡的大小工具何其多,巧溱趁機教育孩子,應當如何保護自己,才不會受傷;即便受傷了,又要怎麼處理。細數這些年帶孩子一起做料理的過程,也從孩子兒時的遊戲方式,演變到家事與生活的訓練養成。

新聞
【IFOAM ASIA】校園是餐桌也是產地,菲律賓有機農業小學的日常實踐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亞洲聯盟(IFOAM ASIA)第三屆亞洲有機大會於菲律賓Bislig City(比斯利格市)舉行,由該市出資邀請全球24國15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參與有機青年論壇、亞洲有機米會議及有機貿易展覽會等活動。除了相關系列活動之外,致力發展「有機生態村」的現任市長Librado Navarro更帶領各國代表參觀該市的公家有機農場、在地農民組織及3所有機學校,讓一行人看見孩子才是有機農業推展的希望種子。

新聞
【飲食教育二三事】日本營養午餐與食育推動現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為了改善飲食營養及強健體能,推動學校給食制度,並在1954年通過「學校給食法」規範學校供餐,現今日本學校提供營養午餐不僅是食物的供給,也是飲食教育推動的重要環節。

新聞
農業的樣貌是什麼?神農計劃「小小農夫」報到,造訪有機農場鮮體驗

滿手的泥土石頭、汗濕的小臉蛋被太陽曬得紅嘟嘟的,在安排規劃之下,屏東縣南州國小的學生特別前往「神農計劃」安排的有機農場報到,進行校外農場教學。
神農計劃由「台灣好文化基金會」於2015年發起,從苗栗縣出發,再擴散至屏東縣潮東國小、潮南國小、四林國小與南州國小4所小學。概念主軸為凝聚土地、孩子與農業未來,透過校田實作、校外農場教學體驗等方式,引領學生珍惜食物、友善土地、以及重新想像農業是什麼。

新聞
花改場首推里山生態學習書,一本60元邊玩邊學好趣味

花蓮農業改良場發表全新《東部里山製作‧台灣生態農業學習指南》,內容不只里山知識,還研發四個活潑教案。玩家可以用圖卡玩里山地景設計遊戲、扮演土壤肥力的重要元素-氮去旅行,還附上田間調查用的昆蟲觀察記錄表。想更專業也可以,當農夫精算生產,連作物收益計算表都附在書裡。一本全彩只要60塊,未來會推出免費電子版,望成食農教育的有力教具。

新聞
【青世代返鄉】青年跨域互聯,山禾聚落對談「回農與創生」甘苦時光

為了解決鄉村人口流失及高齡化問題、維護鄉野風土文化傳承,這幾年時有所聞青年回留農村、投入社區推動地方創生的返鄉故事。放棄高薪返鄉務農、回到故鄉築夢,像是新潮口號一般得到迴響與熱絡,政府單位也相繼投入錢和資源推出補助計畫、青創貸款推波助瀾,使這股回農運動擴大發酵,而這群回鄉、回農青年,真有賺到錢、順利實現夢想?帶動地方產業使社區凝聚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