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氣候變遷下友善節水、全面提升雜糧產量 北臺灣的農業永續新思維

桃園場水、旱輪作試驗田區,進行雜糧作物節水效益評估(照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過去,臺灣農作栽培模式大多是全年持續栽培為主,憑藉頂尖技術與農民勤奮,尤其是北臺灣的水稻一年兩作、寫下高產量奇蹟,然而隨著栽培環境的轉變、國人米食攝取量逐年降低,加上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稀缺,該如何找尋農業永續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臺灣農業面臨重重挑戰,北部地區的農業發展更是當前重要課題!在極端氣候影響下,水資源珍稀有限,加上臺灣北部都會人口聚居與工商業發展蓬勃,民生與工業用水需求逐漸排擠農業灌溉,讓許多原先一年兩作的水稻種植面臨休耕危機。還有長久以來為了追求高產量而大量施肥、噴灑農藥,導致農田土壤累積鹽分、栽種環境每下愈況,產量反而不如以往。此外,國人的食米量逐年下降,以及國產雜糧的供給率不高,都成為與臺灣農業息息相關、不可忽視的隱憂。

打破舊思維,觀察並協助建立水旱輪作新模式

為了改善農業生產瓶頸、活化與提升休耕農地利用,以及保障國人糧食安全,行政院農委會很早就提出了「大糧倉計畫」,期望輔導像北部二期稻作產量較低的地區轉作雜糧作物。

「為此,我們嘗試打破舊有一、二期都栽種水稻的模式,找尋耐旱性高、適合栽種的雜糧品種來和水稻輪作,並希望逐步建立起以雜糧為主、水稻為輔的生產模式。」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楊志維指出,透過「農糧作物生產區域發展」科技綱要計畫的資源挹注,期許藉由水旱輪作模式達到友善節水、減少休耕面積,同時逐步降低農藥和肥料的使用以幫助農民降低生產成本,「一方面能控制稻米生產、另一方面還能提高雜糧自給率,為農民創造收益,也讓農地永續利用。」

於是,他嘗試一期以水稻桃園3號及臺中秈10號,二期作以黑豆臺南3號及臺南5號的試驗在田間如火如荼展開;同時也透過施用全有機質肥料、部分有機質肥料與全化學肥料,來對照觀察肥培管理對水旱輪作的影響。楊志維說:「考量到北部的氣候特性、輪作效益、田間操作成本和環境生態的維護,我們也建議農友逐步增加使用有機肥料,以生產出更安心安全的作物、提高價值。」

桃園場自103年起即著手進行適合北部地區栽培之大豆品種選育工作。(照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評估生產與節水效率,思考轉型以邁向永續

既然水旱輪作模式能為農民與消費者創造多贏,「但農民該選哪一種雜糧?何時該開始栽種?這些作物的節水效率如何?都是值得我們研究與探討的重點。」同樣投入雜糧及特用作物育種與生產技術改良的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林禎祥如是說。

因此,他也特別針對早熟的稻米桃園5號、大豆、高粱、薏苡及甘藷試種,作出生產經濟效益的比較與節水效率評估。林禎祥分享,「以二月初栽種、六月收穫的甘藷為例,不僅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總用水量也只占水稻的4成多,連收穫的季節也正好是甘藷產量最低、價格最好的時候。」

為了幫助更多農友朝向農業永續目標前行,楊志維與林禎祥也不約而同地點出臨近北部都會地區農業發展與未來轉型的方向,包括提供友善生態環境的栽種、安心安全的作物生產、節水高效率的田間管理,未來更應致力轉型成為都會地區民眾親近自然、環境教育與食農推廣的最佳生活場域,才能讓北臺灣地區的農業發展一步步朝向永續邁進。

高粱適栽品種評估,以供農友栽培選擇。(照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想知道更多更新的農業發展趨勢與技術嗎?「農糧作物生產區域發展成果發表記者會」將於11/27臺北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