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尋味有機】友善大地 農會領航霧峰香米新出路

霧峰香米推廣十多年,已建立良好的品牌與口碑,為了持續提升品質及形象,霧峰區農會決定突破原有框架與限制,推動友善耕作稻米專區,從五甲田開始,朝向有機農業發展,要為當地香米產業創造下一個輝煌十年。

新聞
【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氣候變遷下友善節水、全面提升雜糧產量 北臺灣的農業永續新思維

過去,臺灣農作栽培模式大多是全年持續栽培為主,憑藉頂尖技術與農民勤奮,尤其是北臺灣的水稻一年兩作、寫下高產量奇蹟,然而隨著栽培環境的轉變、國人米食攝取量逐年降低,加上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稀缺,該如何找尋農業永續發展的新方向?

新聞
鼓勵友善生產與食育計畫,家樂福首屆真食獎得主揭曉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今頒發首屆真食獎獎項,由長期關注動物福利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推動檳榔園轉作油茶的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及推動友善環境生產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關心糧食浪費,提倡食育的非營利組織,如臺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與高雄市阿福食物銀行抱走獎金。該獎項除提供總額500萬元獎金,也將提供培力課程協助得獎者實踐計畫。

新聞
真正搞懂「微生物肥料」,才能對症下藥

政府近來致力推廣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推出了國產微生物肥料每公頃最高補助 5,000元的措施,期望減少化學農藥及肥料的使用。

新聞
從里山尋一條臺灣的路(中)

編按:里山在臺灣的推動已超過 6年,在許多人眼中,這樣的拓展仍顯緩慢,本系列文章作者吳宗澤在上篇解析了里山的概念,試圖指出一些里山在臺灣發展的困境

新聞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全面啟動,獎勵農友種好糧、顧好田

為鼓勵農友轉作進口替代作物,同時提供稻農繳交公糧以外更多元的選擇,農糧署 2018年開始全面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

新聞
「橘代蜂華」田園饗宴,到東山體驗一日農夫

臺南市東山區一群默默耕耘友善環境農業的農友,民國104年組了五酷山農團,彼此相互學習、鼓勵及支持。日前舉辦「橘代蜂華農事體驗活動」,由蜂農詹承霖和椪柑農鄭文福帶領民眾認識農業生態,體驗農村在地的生活樂趣。

新聞
【青出於農】湧泉灌溉、釀出超甜小番茄:綠舍有機​農園

國道 3號駛下竹崎交流道,沿著嘉義 166縣道前行,進入「綠舍有機農園」前,1棟以全檜木打造的車站建築映入眼簾,古樸而典雅的外觀,宛如發光體般,吸引人們的注意。

新聞
國際版華山論劍,各國好手種出省水抗風好米

花費近十年的時間,屏科大節水研究室和各領域合作,研究出以多曬田、多中耕、多有機質、少苗、少藥、少水、少化肥等三多四少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

新聞
【青出於農】五個陽光大男孩的農業夢想——番社蔬果聯盟

王莨耿,工廠技工做了十多年,2016年初決定給自己一個轉換跑道的機會,便放下榔頭改拿鋤頭種植紅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