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漁會投入食農教育 不只是懂吃還要習得漁村技藝

食農教育持續在各地發酵,漁業署也在107年啟動漁村青少年技藝傳承推廣教育計畫,歷經1年半的時間,中華民國全國漁會22、23日辦理39區漁會的推廣經驗競賽,由彰化區漁會及興達港區漁會獲得第一名的肯定。長期關注漁村活化轉型,同時也是競賽評審的海洋大學應用經濟所助理教授蕭堯仁認為,食農教育是延續和活化漁村生命力的關鍵,透過現場體驗和傳授正確的產業知識,讓漁村的孩子身體裡保有漁村的記憶與技藝,埋下未來返鄉發展的種子。

107年中華民國全國漁會針對全國漁村青少年辦理食農教育競賽,邀請學童現身展示食農教育,今年則由各區漁會推廣員發表設計課程的過程及成效,蕭堯仁觀察,去年不少區漁會的教案多是食用知識、料理及漁業生產空間的體驗,今年則有更多巧思,像是榮獲第一名的興達港區漁會,教案內容就融合陸上作物和漁產食材,讓學童在學期初種下蔬菜種子,期中配合漁產教學,期末就讓學童設計並烹調水、陸食材,細緻的教案內容獲得評審一致的肯定。另外,桃園區漁會則利用貓先生和魚先生繪本,引導學童進入教學情境,故事轉化現實中貓魚對立的關係,貓先生被邀請潛下水到魚先生家作客,學童要根據情境設計、採買及烹調料理,可愛的畫風贏得不少評審的歡心。

食農教育在陸上作物推動的進程比漁產時間早很多,蕭堯仁認為,漁產之所以不容易推動有幾項因素,國內漁業型態有遠洋漁業、沿近海捕撈及養殖漁業,其中遠洋漁業多只能讓童透過圖片學習魚種和參觀魚市場,能夠設計體驗的項目較少,而沿近海捕撈及養殖漁業相對可設計的項目多,但養殖魚塭也有出入人員管制和危險性。另外,水產動物的生長期多數較植物生長期長,讓孩童能完整觀察魚苗到可販售成魚的教學環境,也不是每個區漁會都有,水產動物也不容易設計飼育的體驗教案。

即便漁產的食農教育推廣上有其限制,蕭堯仁仍從不少的嘗試中看到發展潛力,南縣區漁會就結合區內虱目魚養殖場的資源,讓孩子可以在不同魚塭實地觀察虱目魚的成長過程,有些國小甚至校內就有魚塭能飼養、觀察。他認為,漁會推動食農教育,不只是對外傳遞正確的農產知識,讓更多人認識產地、促進行銷,更是要讓漁村的孩子能因為體驗,習得漁村生活的記憶與技藝,「當有一天發現在外面發展不好的時候,你知道還能回到漁村討生活。」這幾年蕭堯仁樂見不少外地的年輕人進入漁村,從事食農教育,他希望區漁會能成為平台,串連學校、社會團體等資源,讓漁村孩子在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以前,能與土地有更多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