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食安
食用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及豬內臟安全嗎?在非致癌風險的分析結果顯示,不分年齡及性別的一般族群全數食用進口牛豬肉及內臟,因暴露萊克多巴胺所致之風險值均遠小於1,在可接受範圍內,不影響健康;但若坐月子婦女每日攝取超過一副豬腎(260公克)及一副豬肝(360公克),則有可能會超過可接受的風險值。
今年第一例!中國活鮑魚未經檢驗合格即違規運送,遭相關單位攔下,並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由桃園市衛生局送食品藥物管理署裁處,9月結果出爐,雖然送驗結果合格,但業者仍遭衛福部暫停輸入產品具結先行放行申請權1年,並且沒收保證金71萬5776元。
為改善雞蛋和液蛋產業,行政院今年9月喊出2020年雞蛋全面洗選,經產官學界溝通後發現運輸、銷售端的相關冷鏈配套若沒建置,貿然實施恐有風險,昨天已確定暫停。不過農委會強調,推動雞蛋洗選的目標不會改變,這幾年雞蛋頻頻出現食安問題,已從中盤點許多產業要調整的方向,將持續和食藥署跨部會溝通,研擬配套,讓政策更完整。
2020年雞蛋全面洗選政策確定轉彎,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今天於「107年食品安全管理檢討會」中宣布,這幾次跨部會、產官學界溝通下來,確定不推雞蛋全面洗選政策。
近年來,雞蛋接連發生食安事件,令消費者聞「蛋」色變,行政院日前宣布將在2020年推動全面洗選和雞蛋逐顆噴印畜牧場溯源碼和洗選日期,希望解決雞蛋產業長期以來的問題。由於雞蛋管理橫跨農委會和食藥署兩大部會,從中穿針引線的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許輔受訪時表示,全面洗選雖是政策目標,但如何透過這段時間逐步將政府管理上失落的法規環節彌補起來才是關鍵。
農藥使用與殘留相關議題日漸受到大眾重視,消費者在擔心食安問題之際,其實可以透過了解而避免受坊間傳聞誤導。在前一則「農藥檢驗報告停看聽,只看N.D.還不夠!」新聞之後,本篇接續說明農藥殘留檢驗報告中,消費大眾關心的農藥檢驗殘留數值與農藥相關迷思。
嘉義縣「違法屠宰聯合查緝小組」日前在大林鎮、溪口鄉陸續查獲2起雞隻違法私宰案件,今天凌晨4點又在太保市查到1起,3場合計查獲的雞隻屠體有154隻,其中大林鎮的違法私宰場還驗出禽流感,地方防治所正循線調查雞隻來源,若查獲出來源養殖場,將可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最高開罰100萬元。
農民想投入加工,隔行如隔山,到底有多困難?交貨給食品加工業者,怎樣才能合作愉快?讓我們從農民觀點切入,了解自行加工,生產衛生安全的產品,有哪些應注意的細節?如何找代工業者合作?另外關鍵的是,加工業者對原料的要求是什麼?照單全收,還是有其他要求?正式合作之前,多了解產業需求,促使農產加工後續流程更為順暢,消費者也安心,共同朝向三贏。
因為愛吃醬油,進而發現國產黑豆收 成量遠不及進口黑豆量的萬分之一, 驚覺臺灣醬油中竟然連一顆國產黑豆都沒 有。因此從 2010 年開始,蔡財興從農業 門外漢轉身一變,成了黑豆復耕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