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共耕共享走出莫拉克陰霾,茶山部落走出阿里山新契機

災厄困境,有時反而帶來新生契機。莫拉克風災蹂躪中南部山區,引發茶山住民省思建立自主產業的迫切,開啟復育傳統糧作的希望工程。

新聞
【青出於農】第三屆百大青農雜糧團體:農家子弟合力開創雜糧新頁

提到對嘉義東石印象,肥美的鮮蚵、一池池魚塭與海岸邊的蚵棚,是許多人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畫面。

新聞
推廣創意米榖雜糧美食,農委會假日辦趴踢

還記得懷念的爆米香滋味,或是田園土窯的烤番薯,還有熱騰騰的烤花生嗎?這些懷舊的國民美食,在星期日的臺北希望廣場重現。

新聞
秋葵愛大米,米穀加工競賽鹿草媽媽奪冠

農糧署今日舉辦「國產米穀雜糧加工產品創意競賽」總決賽,揭曉冠、亞、季軍及優勝隊伍名單,由嘉義縣鹿草鄉農會奪得冠軍榮耀,獲得10萬元獎金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水田轉作新選擇!北區第一次薏仁試種成功

農民水田轉作之新選擇!為配合再生稻田區轉(契)作進口替代作物及發展北部地區雜糧產業政策,農糧署輔導觀音區農會於桃園市觀音區保生里薏仁(薏苡)田舉辦「薏苡推廣示範觀摩會」。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有戰略更要有戰術,大糧倉計畫遍地開花,如何不淪為曇花一現?

為了減少水稻種植面積和活化休耕地,提升國內糧食自給率,農委會啟動「大糧倉計畫」,希望 2020 年增加雜糧面積 3 萬公頃。但是雜糧的生產、儲運與加工等環環相扣,政府除了鼓勵農民種植雜糧,建構儲運與加工的環節也非常重要。

新聞
企業當領頭羊,喜願與聯華宣示2018本土小麥契作邁向1000公頃

繼義美食品公司宣布支持國產農產品,今年契作採購600公噸大豆、黑豆、紅棗、苦茶籽和臺灣藜等本土雜糧後,喜願麵包和麵粉廠聯華實業今(8日)也聯袂拜訪農委會農糧署,表達希望以企業力量結合政府資源,支持本土雜糧擴大耕作面積。

新聞
臺灣瓜果暨雜糧嘉年華,5/6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華麗登場

「2017臺灣瓜果暨雜糧嘉年華」即將於5月6日(星期六)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辦理,今年展出主題為甜瓜及雜糧,瓜果雕刻、雜糧料理競賽也精彩可期,活動內容適合闔家參與

新聞
國產大豆復興挑戰多,消費市場與產銷體系待建立

農委會農糧署近年推廣國產大豆復興及其製品,農糧署署長陳建斌更期許4年內耕作面積達到20,000公頃,但目前面臨的挑戰重重

新聞
小鷹紅豆之外,其他豆類家族也值得你關心

除了常見的黃豆,你曾嘗過鷹嘴豆、扁豆、花豆和樹豆嗎?聯合國指定今年為「國際豆類年」,呼籲各國重視各式乾豆類對人體營養、土壤、整體農業和氣候變遷的重要